水自潺湲日自斜(2),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3),不见人烟空见花。
【译诗】溪水自呜咽,太阳自西下,全村无鸡犬,树上有噪鸦。千村万落空,象过寒食节,人烟皆不见,只有寂寞花。
【解析】这首诗写于五代梁开平四年(910),是作者避难闽中时所作。他从沙县至龙溪县一路所见的农村残破景象,反映了李唐王朝覆灭后,各地藩镇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着笔一个“空”字,首句写村落一切皆空,只有天上的斜日和地上的流水,而它们也只能是独自存在,无人相伴。村中的人哪里去了呢?可能逃走,也可能被屠杀。二句写村中的活物,只有呱噪的乌鸦,连鸡犬都被抢劫一空,无一点生气。从天上到地下,除了属于大自然界不能抢走的东西之外,其他一切皆无。藩镇祸国殃民的残暴罪行,虽未直写:已间接托出。第三句就从“面”上来写,“千村万落”都象过寒食节一样,无一点烟火。其残破荒寂的景象,凄惨萧条的气氛,都含蓄地勾画出来。末句是细部描写,只有好花空自开放,而无赏花人,以美景衬托无人的惨象,倍增凄凉之感,进一步点出“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的诗题,深刻地揭示出藩镇混战残害人民的暴行。
此诗多用衬托手法,极尽其妙。在结构上也极有层次,从天上到地下,由点到面,由局部到细部,精心编织描绘成一幅荒凉凄惨的图景,景中寄情,思想倾向含而不露,诗人的“感时伤事之情”深藏其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