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1)


打起黄莺儿(2),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3)。

【译诗】打跑树上的黄莺儿,不要教它在枝上啼。啼叫惊扰了我的梦,使我不能够到辽西。

【解析】这首写闺中少妇思念征夫的诗,虽全诗从“怨”字落笔,却不着一个“怨”字,而是通过一个富有喜剧性的细节,从侧面含蓄地将“怨”情表现出来。

全诗四句,紧紧相扣,一气呵成。起句突兀,写一假想动作,构成悬念,不知因何要将黄莺儿赶走。着一“打”字,表现了少妇烦乱的心情,并点出“怨”的对象。二句写“打起”的原因,“怨”它“枝上啼”。春暖花开的清晨,黄莺儿在花枝翠柳间鸣啭,本是悦耳的声音,为何“莫叫枝上啼”呢?第三句作答,原来是黄莺的啼叫声惊扰了她的美梦。至此,人们虽然知晓“打起黄莺儿”的原委,但仍大惑不解,究竟是什么梦如此怕惊扰呢?末句才点明题旨,但也只点出一半。将梦中会见丈夫的心愿隐去,更见含蓄。写法迭宕起伏,情节环环相扣,内容层层深入,感情步步深化,悬念句句加强,但仍含蓄不露真意,韵味浓郁无尽。此诗既不写景,又不抒情,重在描写心理活动。但对心理活动又不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打起黄莺儿”的典型细节,从侧面一层深入一层地揭示出来,主题也随之一步步深化。可以想见,丈夫远征辽西,就意味着生离死别。远在天涯,音信杳无,相见不能,却又思念不已,只希望相见于梦中,而美梦又被黄莺搅扰,何能无怨?表面看来,是“怨”黄莺儿,实则怨的是拆散夫妻的战争,是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但这深刻的主题并不正面直说,而是从侧面暗暗渗露,让读者从弦外之音中去体味,足见本诗构思之巧,写法之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