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瓜洲一水间(2),钟山只隔数重山(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
【解析】此诗系作者晚期之作。熙宁八年(1075)二月,王安石二次拜相,奉诏进京,路经瓜洲,见景抒情,反映自己淡于仕官,眷恋江宁(今南京)住所的心情。首句,诗人从此岸瓜洲望南岸京口,只有一水之隔,言舟行之疾。从京口回望钟山仅隔“数重山”。用一副词“只”,将数重山之遥写得似乎近在咫尺。一语暗道诗人依恋钟山之深,乡心之切,切至思绪越过江面和山岭飞到钟山。目光怎能穿透数重山?只好转视南岸。第三句情韵深婉,意境新颖,用词精切,表现出千锤百炼的艺术功效,被认为是诗中的精金美玉,并作为炼字铸句的成功典型而被后人称道。一个“绿”字就生动描绘出春到江南的情景,寄托了诗人豪迈的气概。王安石恢复了相位,要推行新法。对此,他多么希望能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寒流,开拓变法的新局面。“绿”字微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矛盾。他既要变法图强,实现政治理想,又留恋恬静秀丽的山村,隐居家乡,吟诗作赋是作者的生活理想。结句揭出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呼应紧密,增强了诗的意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