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1)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1)


〔十二月〕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2)。见杨柳飞绵滚滚(3),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尧民歌〕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4)。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5)。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6)。

【解析】这篇《十二月过尧民歌》曲,风格与《西厢记》刻画女主人公崔莺莺离愁别怨的曲子相近,可谓异曲同工。〔十二月〕曲以写景为主,选取“遥山”、“远水”、“飞绵”、“桃花”、“香风”、“暮雨”六种景物加以描绘,构成暮春的图景。又用六组叠字,把六种景物的情态景况描绘出来,不仅形容贴切具体,而且渲染出暮春令人心绪缭乱的气氛。以“自别后”领起,以“遥山”、“远水”、“杨柳飞绵”、“醉脸醺醺”加以渲染,再用“透内阁”、“掩重门”暗点,一个对景愁思的女子形象就隐含其中,令人呼之欲出了。这支曲重点写景,而景中有情,境中有人。以女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去描绘景物环境,又借景物环境衬托渲染女主人公的别情,情景交融。〔尧民歌〕曲重在写人,集中刻画女主人公的浓重的离情别绪,突出特点是运用连环句法。“黄昏”是古人送别之时,“怕黄昏忽地又黄昏”,表达的正是女主人公忆昔思今,天不如人愿的哀怨之情,是触景生情,责天怨时。“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是表现女主人公的因离别相思而造成的失魂落魄的心境和情态。以反诘的语气道出,含有怨人之意。“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二句从外观和内心两个方面表现女主人公相思不断之“久”和肝肠寸断相思之“深”。最后写女主人公因相思和愁怨而腰围瘦损,把女主人公形象勾勒出来。〔尧民歌〕曲从不同方面铺陈渲染,把女主人公的离情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既含蓄委婉,又浓重深沉。全曲配合默契,〔十二月〕重点写景,景中有情,以景衬人;〔尧民歌〕重点写人,触景生情,心思形变,把形象勾勒出来,这样便把情、景、人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完整的画面,表现了细腻浓重的“别情”,显示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在元代散曲中如此精妙之作,并不多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