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1),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2),何时忘却营营(3)?夜阑风静縠纹平(4)。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意译】:
夜晚,我在东坡喝酒,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我步履蹒跚、醉眼蒙眬地回到住所时,似乎已是深夜三更时分。我连声敲门,可是回答我的只有家童如雷的酣睡声。无奈之下,我只好拄着拐杖到江边去听涛声。
我常常痛恨自己因为世事而忙碌周旋,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人啊,什么时候才能放弃对虚名浮利的追求,得到彻底的解脱呢?夜深风静,此时的江波,如皱纱一样舒展平滑,我应该乘上一叶扁舟,像古代的隐士那样,从此消逝于这个俗世尘间,在茫茫的江海上度过我的晚年。
【点评】: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十二月,北宋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宣告结案,苏轼因所写的诗文被人摘句陷害而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实际上处于软禁地位。苏轼刚到黄州时,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馆。次年,即元丰四年,他的朋友马正卿为他求得黄州城东的一块荒地,让他垦种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这就是著名的“东坡”。后来苏轼又在东坡上建屋名“雪堂”,作为游息之地,并从此自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谪居黄州,内心是愤懑而又痛苦的,所以,酒无疑成了词人消愁解忧之物。这首词所写的就是与朋友夜饮雪堂,醉归临皋时的感受。难能可贵的是,苏轼并没有为痛苦所压倒,在这首词中,词人表现出了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一种在精神上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一种磊落豁达的襟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