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1),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2)?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3)。柳丝长玉骢难系(4),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5)。马儿迍迍的行(6),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7),破题儿又早别离(8)。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9);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10)。此恨谁知(11)。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12)。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13)?
第四本第三折(选)
王实甫
飘着白云的蓝天,落满黄花的大地,在紧吹的西风里,大雁向南方飞去。不知是谁把霜林枫叶染得如此红艳?那都是离别的人儿流下的眼泪!
恨只恨相见得那么迟,怨只怨离别得又那么急。长长的柳丝,拴不住你骑的玉骢马。恨不得叫疏林挂住斜阳,让时间停住脚步。马儿慢慢地行进,车儿紧紧地追随。刚刚才结束相思,紧接着又是伤心的别离。听见说一声“去也”,人惊得连手镯也滑下了玉臂。遥望着十里长亭,洁白如玉的肌体也蓦地减了一围。这样的惆怅又有谁知?
四周山色苍茫,他骑着马匹在夕阳余晖里渐渐隐去。整个人间的烦恼全都填满了我的胸间,估量这般小小的车儿怎能载得起?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老夫人赖婚后,张生无奈赴京赶考,莺莺到长亭为他送别。这几支剧曲抒写莺莺和恋人离别时的惆怅情绪。剧曲文辞优美,诗意浓郁,十分动人。开头三句秋景入画,色彩斑斓,然后由景入情,抒写离愁。“碧云天,黄花地”语本宋范仲淹《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作者结合人物性格和戏剧情境,铸成新辞,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清金圣叹称之为“绝妙好辞”。曲中所有景物仿佛都为莺莺抒情而设,而人物的感情又使景物抹上一层伤感的色彩。[收尾]中写莺莺怅望远去的张生,以四周山色烘托一鞭残照,渲染出填在胸臆间的无尽烦恼,也是景中生情的佳句。下文以车载愁,尤为妙绝。元本《西厢记》题评曰“此折叙离合情绪,客路景物,可称辞曲中赋”,颇为切中肯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