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


对菊自叹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1)。问花不语(2),花替人愁。

双调

张养浩

多么可怜的秋天啊!一帘疏雨连绵不停,直下到昏暗笼罩了西楼。重阳节后,菊花渐渐凋零,早失去了昔日的妍艳风流。对着菊花,觉得自己比花儿更可怜惜,菊花年年如此,人比菊花还要消瘦。问菊花花儿却默默无语,大概花儿也在为人而忧愁。

这首小令虽然篇幅不大,但写得一波三折,意蕴深长。起首两句是对整首曲子环境氛围的描绘,这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季节。“可怜秋”三字先声夺人地把抒情主人公的心情鲜明地点出。连绵不停的秋雨一直落到黄昏,一个“暗”字,非常传神地渲染了当时的氛围。这个“暗”字也是主人公伤感心情的写照。三,四两句写女子看到黄花凋零,减尽风流,生出怜花之情,这是第一个层次:人怜花。下面三句写女子觉得自己比花更可怜惜,因为花还有重开之日,可是青春却一去不复返,曲情进入第二个层次:人怜己。末尾两句笔锋一转:“问花不语,花替人愁”,进入第三个层次:花怜人。曲情层层推进,使作品惜春、伤春之情不断得到深化。作者虽然没有明写女子的坎坷与不幸,但已尽在不言之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