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万里忙如燕(1),斯文一脉微如线(2)。光阴寸隙流如电(3),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4),至今寂寞彭泽县(5)。
正宫
薛昂夫
为了功名,万里奔波就像燕子那样忙忙碌碌,斯文的道德情操只剩下一脉细线。白驹过隙般的光阴就像电驰一般,鬓发浸染风霜变得像白练一样。那些人都说真想立刻挂冠不做官归隐而去,然而幽僻的林下又何曾见到他们的身影呢?至今晋代隐居的高士彭泽令陶渊明仍然寂寞无伴啊。
元代多数文人志屈不伸,常以愤世疾俗的“归隐”之辞抒发内心痛苦,形成了元代散曲多唱“归隐”的风气。影响所及,也不乏一些附庸风雅、留恋功名的“假斯文”者。可能作者晚年辞官后欲成为一个真正“隐士”,所以对这种“假斯文”极其反感,便以辛辣的笔触毫不留情地揭露他们的真面目,扯去他们的遮羞布。此曲风格显得既爽利干脆而又尖刻冷峻。一开始便援引“功名万里”的典故,实际上是正话反说;接着点出古圣人提倡的“斯文”只剩微弱“一线”,便自然凸现高唱“归隐”者拼命竞逐名利的嘴脸。“尽道便休官”两句,一针见血地揭露所谓挂冠归隐不过是假正经者小丑式的表演罢了。末句十分诙谐地指出真正隐居高士陶渊明寂寞无伴,可见真隐士少得可怜。而这里的“寂寞”又和开头的万里奔忙对照,将这些假斯文弄得斯文扫地。薛昂夫散曲以豪健著称,其含蓄讽刺之作也是如此流畅爽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