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马诉冤
[驻马听]玉鬣银蹄(1),再谁想三月襄阳绿草齐。雕鞍金辔(2),再谁收一鞭行色夕阳低(3)。花间不听紫骝嘶(4),帐前空叹乌骓逝(5)。命乖我自知(6),眼见的千金骏骨无人贵(7)。
双调
刘时中
玉色的鬃毛,银色的马蹄,谁能再想到三月里襄阳城内在如茵的绿草上缓缓而行的漂亮的白马?华丽的马鞍,金黄色的缰绳,谁能再在夕阳里行色匆匆挥动鞭子收勒住奔跑的骏马?花木中间听不到紫骝的嘶叫声,军帐前面空叹息乌骓已逝。我知道自己命运不好,眼见得现在已经再没有人会像古人那样看重良马,肯拿出千金来购买马骨了。
这是套曲里的一支。作者用拟人化手法,以良马用来拉盐车的不平遭遇,表示对世道不公、埋没人才的愤慨和控诉。据《战国策·楚策》记载,有千里马年老时拖拉盐车,力竭不能上太行山,伯乐见到后失声而哭,千里马因此仰天长嘶,声如金石,它感激伯乐是识才的知己。作者的取材,显然受到上述故事的启发。《代马诉冤》由七支曲子组成,这里选录的是其中的第二支,内容以马儿遭遇自叹命运困厄,怀才不遇。前面四句写良马以往的春风得意,前后对仗,用词华丽,设色明丽。“再谁想”、“再谁收”流露了马对以往生活的无限眷恋。五、六句仍是对句,“紫骝”、“乌骓”都是名马,但“花间”不闻嘶声,“帐前”空叹已逝,可见名马的失意。最后两句,化用千金买骏骨的典故,对比自己被冷落的命运,充满凄凉意味。这两句加了衬字以后,更加重了感情的色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