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共收录作品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孔子整理过的典籍尊称“经”,遂称为《诗经》。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大类。风是先秦乐曲的通称,《诗经》中共收录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地方乐歌160篇,也称“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是西周王畿(镐京地区)的乐歌,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305篇产生的确切年代,现在很难一一确定,但大致可以论定其创作时期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即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五百多年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诗经》产生的地域是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了江汉流域,地域相当广阔。

《诗经》中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周民族的史诗、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婚恋诗、以及征役诗等。《诗经》中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热烈的恋人之歌,也有诉说因婚姻不幸而带来痛苦的悲戚的弃妇之歌。《诗经》的婚恋诗主要集中于《国风》之中,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而且情真意挚,感人至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诗经》中最精彩动人的篇章,具有不朽的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