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杜甫
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因上疏营救房琯,由左拾遗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岁末,曾到洛阳(今属河南)探望故乡。当时,安史叛军首领安庆绪据守邺城,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奉朝廷之命,率大军围攻,结果兵溃城下,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震惊,形势非常危急。邺城败后,杜甫由洛阳回华州任所,并于次年春据途中所见所闻,写成《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以及《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六首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后人合称为“三吏”、“三别”。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入衰,直至灭亡的转折点。杜甫的不少作品,都反映了这场动乱带给普通百姓的灾难以及他们感人的爱国情怀;表现出当忧国和忧民相矛盾时,诗人复杂而又沉重的心情,十分曲折感人。《新婚别》堪称其中最成功的一篇。全诗以新妇的独白,描写她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悲哀,以及她顾全大局,以国家命运为重的品德,激昂慷慨,催人泪下。
唐汝洵谓:“杜(甫)五言古,体情莫妙于‘三别’。”(仇注卷五《北征》诗注引)“体情”即刻画抒发感情,这首诗“体情”之“妙”,在于以曲折为基础的真实。我们必需设身处地,充分想像和体验一个身当战乱,“暮婚晨告别”的新妇的处境,才能真正读懂这首诗。“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这是全诗的主旨吗?当然不是。但却是新妇最痛苦、最绝望的呼喊。父母辛辛苦苦养育她,并没有多大的奢望,只希望她长大嫁人,有个归宿。然而暮婚晨别,席不暖床,新婚的丈夫就要赴边卫国,生死莫测。按古礼,女嫁三日,告庙上坟,才算完成婚礼。现在婚礼未完,身份未明,“何以拜姑嫜”!新妇的处境实在太难,因而怨气冲天。“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这是全诗的主旨吗?也不是。因为新妇的痛苦正是因“新婚念”而起,“勿为新婚念”决非她的由衷之言。也许她并不知道汉将李陵有一次在作战中发现士气不振,后来查知原因是为许多士兵携带妻子来到军队的故事,但她凭直觉懂得“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己虽未与丈夫同行,但如果丈夫总是想念新婚的妻子,又与“妇人在军中”有什么不同呢?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个“恐”字,它是全诗唯一一个最能充分体现新妇对这场战乱的态度的字眼。她担心士气不振,她希望士气高昂,大获全胜,无言之中,包含着她对丈夫“守边赴河阳”的支持和鼓励。从这个角度看,“勿为”二句就不仅仅是宽慰之词,同样包含了新妇的希望。“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是全诗的主旨吗?当然也不是。新婚离别的痛苦,“努力事戎行”的希望,“兵气恐不扬”的担心交织在一起,使她无法排遣,她不得不作这样的告慰:人间的事情大多错综复杂,难如人意,只能与你相互等待,相互盼望!这同样不是由衷之言,而是迫不得已之词,但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自我宽慰,自我解脱。不难看出,“嫁女”二句、“勿为”二句、“人事”二句,它们所表现的感情和思想相互矛盾,因而都不能代表全诗的主旨。如果抓住其中任何两句各执一端发挥,就会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我们认为,“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皇”十个字,最能体现全诗的基调和主旨。这十个字中,包含了新妇对新婚的依恋,对幸福的渴望;包含了战乱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悲哀;包含了对守边卫国的丈夫的理解、支持和牺牲。所有这一切,才是这首诗的真正内涵。试想,如果新妇只有“不如弃路旁”的愤懑,只有“努力事戎行”的豪言,或者只有“人事多错迕”的叹息,这还是一首以情动人的好诗吗?抒情的曲折和真实往往是互为条件的。
由于全诗以新妇第一人称的口吻述说,因而在诗中找不出一句直接体现诗人态度的话。然而字里行间,无不熔铸诗人的感情和态度。全诗大半篇幅都在刻画新妇生离死别的痛苦,或引喻,或对比,或追述,或推想,一唱三叹,痛断肝肠,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忧虑和同情。而“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戌行”,斩钉截铁,激昂慷慨,与新妇的痛苦成对比,饱含诗人对一个柔弱女子的崇敬和赞赏。“与君永相望”的收笔,不正也是诗人的祝福吗?可见诗人充分理解他的主人公,,他深知战乱带给新妇的痛苦的份量;他珍视新妇的爱国情怀,让她在巨大的哀伤中放出异彩;他也深深懂得在特定条件下,“保家”和“卫国”是不可兼顾的,因而除了祝福,他说不出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