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将军


霜髭拥颔对穷秋, 著白貂裘独上楼。

向北望星提剑立, 一生长为国家忧。

张为

渔阳,唐代郡名,又名蓟州,辖地在今北京平谷县、天津蓟县一带,治所在今蓟县。渔阳将军,当是戍守在蓟州的一位武将。诗人北游幽蓟,得以结识这位将军,被他的忠勇品格和爱国热忱所感动,挥笔写下这首专门题咏爱国将军的诗篇。全诗刻划了渔阳将军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形象丰满,感情激越,诗虽短而情韵深长,的是佳作。

诗从渔阳将军的形貌、服饰以及他的神态、行动着笔,刻划了一位英姿勃勃、气慨非凡、一心为国的武将形象。“霜髭拥颔对穷秋”,霜髭,髭须斑白如点上白霜,形容将军久经忧患,髭须早白。拥颔,满颔。“髭拥颔”,即是络腮胡子。“著白貂裘”,表示天气已经寒冷。一位满颔霜髭的将军,身穿白色貂裘,冒着严寒,独自登上城楼,面对着已经进入深秋的城关沉思着。穷秋,常是北方胡虏用兵的时候,将军独自登楼,正为不久后可能发生的胡虏犯塞的战事担忧。诗的第三句,转出正意,通过将军的具有特征意义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他为报效祖国、誓死杀敌的决心。“向北望星提剑立”,这位将军向北望什么星呢?将军看到北方天空中的天狼星出现了,知道敌人将要进犯,所以他提携宝剑,屹立城楼,准备迎战。天狼星,一名犬星,旧说以为此星主侵掠,一旦它出现在空中,便有战事发生。《晋书·天文志》说:“狼,星,在东井南,主侵掠。”

诗的结句,以前三句为思想基础,又是前三句诗思的延伸和拓展,它对将军一生作了总结:“一生长为国家忧。”晚唐时代,唐王朝国势日衰,民族矛盾尖锐,边地战事频仍,因此,将军为国家的安宁戍守、征战在边地,长为国家的安危忧虑着。这位无名英雄渔阳将军是这个时代无数戍边城的爱国将士的代表性人物,诗人热情地讴歌他的爱国形象,正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