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


白塔桥边卖地经, 长亭短驿甚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 不较中原有几程?

无名氏

作者没有披露自己的身份和名姓,也没有直接点出写作的年代和背景,而是感物咏怀,赋予了这首题壁诗以深广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

地经,里程图。长亭,古代设置在大路上供行人休息和送别的亭子。每隔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驿,古代传递文书的人中途停止休息的地方。据《宋诗纪事》引《古杭杂记》记载:“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我们可以想见诗人站在白塔桥边,审视着朝京里程图时的情景。那图上的大小驿路,标示的何等分明!可是他却仰首长叹:“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一张小小的地图,触动了诗人郁结在内心深处的磊块。“为什么只有往临安的里程,而不计算一下到中原有多远呢?”诗中没有昂奋的呼喊,也没有悲怆地哀号,而是在这淡然的发问之中,曲折婉转地倾诉了山河沦丧之痛和恢复中原的热切渴望。读来如嚼橄榄,意味深长。这与秋瑾烈士的“忍看地图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黄海舟中》)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