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金陵春二月, 耳悉将军忠壮节。
枕菅饭粝不自贵, 万卒一心心热血。
夷来乍浦遭焚残, 连樯旬日规宝山。
忽传五月八日事, 江水不鸣白日寒。
手然巨炮从空落, 四舸摧烧如败箨。
天日下照海水飞, 鱼羊谁信夷氛恶!
连竞进洪涛起, 战鼓声喑脆如纸。
功败垂成百铅子, 大星昼落将军死。
将军虽死国恩厚, 建祠予谥重恤后。
建祠祠于死事区, 予谥愍其忠不负。
计从夷锋侵海邦, 大将后先多授首。
孰如忠愍陈将军, 毅魄英声长不朽!
后世知有陈将军, 谁其传之练栗人。
芦中得尸榇敛亲, 手拭面血为写真。
昨来报政觐九闺, 将军死状亲垂询。
俯伏奏达不逡巡, 天颜泪堕悲贞臣。
遗貌觥觥面铁色, 惨淡风霆绕烟墨。
忠魂到处若留影, 阴气满天来杀贼。
息肩暂见时事解, 蹙额何时祸源塞?
乌乎图画亦何为? 重惜将军因爱国。
何绍基
这首七言古诗,是从题画角度以歌颂爱国名将的。陈忠愍公,名化成,号莲峰,福建泉州府同安人。行伍出身,官至提督。《清史稿·陈化成传》载:“(道光)十年,擢福建水师提督。……二十年,英舰犯闽,化成率师船击之于梅林洋,寻退去。调江南提督。江南水师素怯懦,化成选闽中亲军教练,士气稍振。筹备吴淞防务,修台铸炮,沿海塘筑二十六堡。化成枕戈海上凡二年,与士卒同劳苦,风雨寒暑不避。总督裕谦、牛鉴,皆倚为长城。当定海三总兵战殁,裕谦亦殉,化成哭之恸,谓所部曰:‘武臣死于疆场,幸也。汝曹勉之!’吴淞口以东西炮台为犄角,化成率参将周世荣守西台,参将崔吉瑞、游击董永清守东台,而徐州镇王志元守小沙背以防绕袭。二十二年五月,敌来犯,泊外洋,以汽舟二,列木人两舷,绕小沙背向西台,欲试我炮力。化成知之,不发。敌舟旋去,以水牌浮书约战。牛鉴方驻宝山,虑敌锋不可当。化成曰:‘吾经历海洋四十余年,在炮弹中入死出生,难以数计。今见敌勿击,是畏敌也。奉命讨贼,有进无退,扼险可胜,公勿怖。’鉴乃以化成心如铁石,士卒用命,民情固结人告。诏特嘉之。越数日,敌舰衔尾进。化成麾旗发炮,毁敌舰三,歼毙甚众。鉴闻师得力,亲至校场督战。敌以桅炮注击,毁演武厅。鉴遽退。敌攻坏上塘,由小沙背登岸。徐州兵先奔,东台亦溃。萃攻西台,部将守备韦印福、千总钱金玉、许攀桂、外委徐大华等皆战死,尸积于前。化成犹掬子药亲发炮,俄中弹喷血而殒。炮台既失,宝山、上海相继陷。越八日,乡民始负其尸出,殓于嘉定。事闻,宣宗震悼,特诏优恤,赐银一千两治丧,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忠愍。于殉难处所及原籍,并建专祠。”练栗人,名廷璜,字宜献,号栗人,一作立人,广东连平人。时官嘉定知县。化成死后,廷璜募其尸,得于芦苇中,死已久,而面色如生。廷璜请画工绘二像,一像留吴淞陈化成专祠中,一像由廷璜收藏。
这诗从题像着眼,与鸦片战争时期不少诗人所作关天培、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等为国牺牲的将军们的专篇不同,那些都是直写英雄事迹,塑造壮烈形象的。这诗题画,但也要交代陈将军的英勇战斗经过,也要写得有声有色,但写法上是为题画像蓄势衬托。因此,这诗可分成前后两大段。前段从开头到“毅魄英声长不朽”止。入手就把自己介入,写将军的事迹,从自己作客南京时,“耳悉将军忠壮节”来,显得下文描写的真实性。的确,“枕菅饭粝不自贵,万卒一心心热血”,写陈化成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士卒爱戴,这与《清史稿·陈化成传》所叙,完全一致。金陵,南京古名。营(jiān),草名。粝(lì),粗米饭。乍浦,在浙江平湖县东南三十里,为海口重镇。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英国侵略军陷乍浦。樯,桅杆。规,计画。宝山,县名,今属上海市。然,同点“燃”的“燃”。舸(gě),船。败箨(tuò),脱落的笋壳。这里用来形容击毁敌舰的形势。鱼羊,见《宋书·五行志》:“苻坚中歌云:‘鱼羊田斗当灭秦。’鱼羊,鲜也;田斗,卑也。坚自号秦。言灭之者鲜卑也。”这里以鱼羊指英国侵略者。诗句“鱼羊”二字倒装在“谁信”前。连(zōng),船队。暗(yīn),哑,不能出声。授首,杀头,伏诛。指英军进犯镇海、宁波时,弃城逃走的浙江提督余步云,被逮捕至北京,于道光二十二年伏法。其他败军失地的诸文武官员,下刑部治罪,惩处有差,未处死罪。这里以余步云败逃伏法的可耻下场,有力地反衬出陈将军忠烈殉国,千秋不朽,作于前半段的结束。
“后世知有陈将军”至篇末为后半段。“后世知有”,紧扣前段结尾“毅魄英声长不朽”作过渡,结构十分完备。这段题画像,是全诗的重点,也是题目的正面。分为三层,第一层八句,点出练栗人募尸画像的经过,朝见宣宗的动人场面。榇(chèn),棺材。写真,画像。觐(jìn),朝见。九闉(yīn),古制,天子所居有九门,指皇宫。闉,城曲重门。垂询,上对下的询问。逡(qūn)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这里指迟缓。天颜,皇帝的脸色。“遗貌”以下四句,是后段的第二层,到此才写到遗像本身,是全诗重点的中心,可是着笔不多,扫去浮烟涨墨,却又绘声绘影,毛发俱动。觥(gōng)觥,刚直的样子。风霆,狂风雷霆。最后四句为第三层,略带图画,结出“重惜将军因爱国”的写诗目的。这是白居易《新乐府》卒章见志的手法,在七言古诗中的运用。
作者是清后期宋诗派的代表作家。金天羽称他为“晚清诗人,学苏最工者。”(《艺林九友歌》序)朱琦称其自言,“吾为诗取达吾意而已,吾所欲言,纵笔追之而即得焉,天下之至快也。”(《东洲草堂诗集序》)所以何绍基诗擅长的是不施脂粉,如画家之以白描取胜。如这一篇二百八十字的古风,通篇只用了“鱼羊”一个典故,即是明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