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二)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二)


【原文】:

落落君怀抱,山川自屈蟠。

经营初有适,挥洒不应难。

江市人家少,烟村古木攒。

知君有幽意,细细为寻看。

【原文作者】:苏轼

【鉴赏】:

宋迪,宋代画家,字复古,以字行,洛阳(今属河南)人。进士及第后,擢为度支员外郎,他性嗜画,喜作山水,师李成。有时因为观察物象而得画意,有时又从写生中别创新意,运思高妙,笔墨清润,为时人所推崇,声誉超过其兄宋道。尝绘《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等八幅,称为《八景图》,曾敏行《独醒杂志》曾说:“米元章谓《八景图》为宋迪得意之笔。”苏轼题诗的这幅画,或许就是《宣和画谱》载及御府所藏的《潇湘秋晚图》。宋迪“尤善平远山水”(沈括《梦溪笔谈》),“宋迪长于远与平”(沈括《图画歌》)。本诗第一首云:“西征忆南国,堂上画潇湘。照眼云山出,浮空野水长。”可见《潇湘晚景图》便是一幅平远山水图。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和颔联,描写宋迪的情怀和艺术构思,两联诗之间和每联诗的出句、对句间,都采用因果递进的方式写成。“落落君怀抱,山川自屈蟠”,正因为宋迪胸怀坦率开朗,所以便有丘壑、山川蟠屈于胸中。落落,坦率、开朗,见谢灵运《入道至人赋》:“何落落此胸怀”。“经营初有适,挥洒不应难”,正因为宋迪在作画前着意构思,惬当妥帖,所以他下笔挥洒,灵动自如,不再有困难。又正因为画家有着磊落的胸怀,所以他作画时精心“经营”,才能“运思高妙”。苏轼的诗句,的中宋迪绘画创作的肯綮。宋迪作画,非常强调“天趣”,他认为进行艺术构思时,要“心存目想”、“神领意造”、“默以神会”(沈括《梦溪笔谈》引宋迪告陈用之语)。《宣和画谱》说他的运思,“如骚人墨客,登高临赋”,所以,他的创作甚有“幽致”。有人亲睹他的《八景图》,说他的《洞庭秋月》图,不见月,《江天暮雪》图,不写雪,仅仅模状洞庭江天清朗、苦寒之态(曾敏行《独醒杂志》),他在艺术表现上,不落窠臼,追求新异的意境,确有独到之处。

诗至颈联,采用倒卷手法,转而描绘画面景象。“江市人家少,烟村古木攒”,江市远在云水处,能见度极低,迷蒙中可以见到的人家很少;近处的水村,掩隐在暮霭烟气之中,唯见古木攒聚。画面上,山水、云烟、树木、人家,参差错落,布置停匀,远景、近景配合得宜,妙境天成,这真是“咫尺殊非少,阴晴自不同”(《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第三首),巧妙地表现出平远山水的艺术特征。《宣和画谱》说宋迪“喜画松,而枯槎老桑,或高或偃,或孤或双,以至于千株万株,森森然殊可骇也。”他的《潇湘晚景图》在近处烟霭中画出古木来,既暗示出水村、人家深藏其中,又充分发挥自己的画艺长处,为画面增色,一举而两得。

尾联两句,收结全篇。诗人深知宋迪的“意”——画心。画家将要西去蜀地,他对南国的生活,旧游的山山水水,依恋不舍,常萦脑际,所以在堂上挥毫画作《潇湘晚景图》,将自己昔日美好的回忆,深深地融入绢绡上的绘画美里。画家经过精心构思,思致高妙,意境清幽,创意新颖,布置灵巧。上述种种画家的匠心,深寓于画境之中。诗人表示:“细细为寻看”,他要通过读画,细致地鉴赏画境,精审地寻绎出画家的“幽意”来。宋迪画和苏轼诗,相互映发,共同探得诗画艺术三昧,如果能同时鉴赏此画此诗,定然能助人遐思,给人以十分有益的艺术启发。可惜,今天我们只见诗而不见画,只得在欣赏苏轼诗艺美的同时,揣想宋迪所创造的清幽秀美的画境,聊解欣赏艺术珍品的渴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