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
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原文作者】:龚开
【鉴赏】:
龚开(1222-约1304),元代画家。字圣与(一作予),号翠岩,又号龟城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宋理宗朝景定年间,任两淮制置使监官,与陆秀夫同在幕府。宋亡后,抗节不仕,志节高尚。龚开善画山水、人物,画人物师曹霸、韩干,画山水师米氏父子,画笔粗放,名重一时。工诗文,清劲古雅,善题赞,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及序》,成为后人研究《水浒传》的重要资料。有《龟城叟集》辑本。传世画作有《中山出游图》、《骏骨图》。
龚开喜在自己的画卷上题诗或赞跋,本诗便是他题在自己画的《瘦马图》上的一首,元人汤垕亲眼看到过这幅画和题诗,记录在《画鉴》里。龚开善画马,专师曹霸,得神骏之意。诗开端从“天马”着笔,“一从云雾降天关”,马穿过云雾从天而降下。汉代西域大宛国产良马,素有“天马”之称。这句形容骏马的神奇不凡,起得突兀,有破空而来的气势,增加了诗篇开端的力度。“空尽先朝十二闲”,连接上句,是说骏马从天而降,它的神采风姿超凡不群,使皇宫内所有的马匹都为之黯然失色。“空尽”,一洗而空的意思,语见唐代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先朝”,指宋朝。“十二闲”,帝王的马厩,《周礼·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闲,即是马厩。起、承二句,写昔日骏马的神奇姿态,第三、四句,转到“今日”,写现在这匹马的景况,与前二句构成了强烈的今昔对比。而今,这匹马瘦骨嶙峋,有谁再爱怜它呢?最后一句诗“夕阳沙岸影如山”,是“瘦骨”的形象描绘。瘦马无人信用,孤独地在夕阳下的沙岸边伫立,斜投在沙岸上的身影,嶙峋如山。用“山”字形容马的瘦削形态,还含一层言外意:即使它老病困乏,仍然挺拔屹立,不改变它的凛然不可犯的气概。
全诗专咏马,句句写马,似马之形,得马之神;又咏人,借马以摅写人的情性,处处可见人的抱负、襟怀、遭际。在马的今昔对比中,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深深感慨。这首题画诗,历来受人传诵,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龚开圣予工诗,喜画马,篆隶亦奇古,每画题诗于后,尝见三幅皆佳。”三幅中的一幅,便是《瘦马图》。元汤垕称颂此诗说:“此诗脍炙人口,真有盛唐风致。”(《画鉴》)他们的这些评说,并非过誉之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