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牡丹写生


【原文】:

老矣东风白发翁,怕拈粉白与脂红。

洛阳三月春消息,在我浓烟淡墨中。

【原文作者】:沈周

【鉴赏】:

牡丹,向来被称为富贵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陆游《天彭牡丹花品序》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大抵花品近百种,然著者不过四十,而红花最多。”所以画家一般多用胭脂略掺白粉来画,而沈周独喜作水墨牡丹。但此诗决非仅仅谈论作水墨牡丹的嗜好和技巧,而是别有寄托的。

“白发翁”是画家自称。诗的前两句是说,当今年东风浩荡、牡丹盛开之时,我已白发飘潇、垂垂老矣,我不喜欢用胭脂加白粉来画俗气十足的彩色牡丹。

第三句“洛阳三月春消息”,即借代盛开的牡丹。第四句“浓烟淡墨”指他画花卉喜用浓墨淡色,意指他一扫时俗的画法,而以浓墨淡色来表现牡丹的娇艳欲滴、迎风怒放的绰约风姿。实际上画品决定于人品,作者这样做不过是为了显示他不慕荣华富贵、甘于淡泊的高尚情怀。但是,世界上的事物是极为复杂的,我们决不能据此机械地用反证法,说凡是胭脂牡丹的作者都是热衷于荣华富贵的。因为一则沈周确实淡于名利,他始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以诗书画终其身。这对于明清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确是难能可贵的。二则沈周不仅仅是在这首题画诗中表现了这种淡泊的情趣和意向,在其他题画诗中,也屡屡表现这种情怀。例如他在一首题梅花画的诗中写道:

  芳姿著酒滞枝头,行客村前醉不休。

  斜出短墙春正暖,不施朱粉自风流。

他赞梅花的疏姿淡色,令行人陶醉。又如另一首题菊花画的诗: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寒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他赞菊花的冷淡寒香,不逐春色,能斗西风。

但是,审美观照中的淡泊情趣和人生追求中的淡泊情怀毕竟不是一回事,它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