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枫江群雁图


【原文】:

枫江水冷群归早,梦熟芦花秋末杪。

一雁不眠来弄月,波光浮动天将晓。

【原文作者】:吴历

【鉴赏】:

吴历(1632-1718),清画家。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常熟(今属江苏)人。学诗于钱谦益,学画于王鉴、王时敏。初近佛教,后入天主教,并任司铎(神父),先后传教三十年。山水画初学黄公望、王蒙,其后风格变化,多用干笔焦墨,构图设色更为邃密、苍郁。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恽寿平合称“清六家”。有《墨井诗钞》、《三巴集》等。传世画作有《枫江群雁图》、《湖天春色图》、《竹石图》、《春山仙馆图》册页等。

这首题画诗,细致地描述了画境:深秋季节,枫叶变红,江水渐冷,群雁南归。它们栖息在芦花丛中,睡得很熟,正在做着美梦。有一只雁睡不着了,起来迎着月光飞翔。整个雁群被惊动了,江面波光浮动,原来天将破晓了。图的中心部位画着一只大雁,正迎着月亮飞去。睡在芦苇丛中的雁群被惊动,有的昂首张望,有的惊恐地回顾,神态各异,极为生动。雁群右部和下部,是脱光了叶的树丛;间或有一两株枫树,尚有红叶。雁群左部为苇丛,芦苇长得密密麻麻,一直延伸到画外。雁群上部,是大片空白,染着淡青色,那是茫茫江水。左上角有远峰数座,隐约其间。整个画面,淡雅明净,韵味很足。

吴历之前,亦有咏睡雁的题画诗,如元代任士林的《睡雁图》,也写得很出色:

  孤咮双翎睡古香,芦花水浅海云黄。

  城头未落三更月,梦入青天万里长。

味(zhòu),鸟嘴。此诗题一幅画有双雁的古画,亦有苇丛、江水、明月,但由于背景壮阔,比前诗多了“海云”、“青天万里长”等意象,尽管写法相同,亦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睡雁,但显得幽静壮阔,和前诗韵味不同。通过这两首题画诗的比较,可以使我们悟到诗的意象与风格之间的密切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