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葵鸡石图


【原文】:

正是烹葵八月天,今年鸡黍足秋田。

布袍未典官粮纳,敢谓村愚是古仙。

【原文作者】:李鱓

【鉴赏】:

李鱓(shàn,1686-1762),清著名书画家。字宗扬,号复堂、懊道人。兴化(今属江苏)人。康熙间举人,曾为宫廷画家、滕县(今属山东)知县,均因不合时宜而免职。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花卉虫鸟,起初画法工致,后趋向粗笔写意,复见石涛作品,遂用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一变。与汪士慎、高翔、金农、黄慎、郑燮、李方膺、罗聘合称“扬州八怪”。书法古朴,有金石气。传世画作有《秋葵鸡石图》、《石畔秋英图》、《紫藤花石图》、《傲霜图》、《风荷图》、《秋葵图》、《松柏兰石图》等。

图画一块丑石,一只母鸡,一株秋葵,构图运笔均极简练,其深刻的寓意全靠题画诗来表达。

秋葵,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嫩朔果可作蔬菜。诗意是说,正当采葵烹食的八月金秋季节,今年秋田中小米丰足,母鸡也长得十分肥硕。我未拿布袍去典当,公粮已经交足,可以说我这样的乡村愚民简直像古仙一样无忧无虑了。

诗的表面意思是写作者知足自在的乐趣的。但其实牢骚就隐藏在诗的背后,我们必须从反面来体会。

因为今年是碰上了“鸡黍足”的年景,所以这位“村愚”才能在“布袍未典”的情况下纳足官粮,并感到自己简直是“古仙”。那么,碰上灾荒之年他将怎么办呢?恐怕连布袍典尽还纳不足官粮吧?到那时,他将惶惶不可终日,哪有心思去自比“古仙”?

这首诗所采用的是“反面敷粉法”。这种方法如运用得好,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