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绝句(杨凝式)


【原文】:

《韭花》一帖重璆琳,千古华亭最赏音。

想见昼眠人乍起,麦光铺案写秋阴。

【原文作者】:王文治

【鉴赏】:

《韭花》,五代杨凝式尺牍,为杨氏行楷代表作(杨凝式,参见杨凝式《题怀素酒狂帖后》赏析)。该帖真迹清末为罗振玉所藏,清内府所藏为摹本。书法淳古淡雅,风度凝远可爱,深得王羲之《兰亭序》神理,为古帖杰作。刻入《玉烟堂帖》、《停云馆帖》、《秀餐轩帖》、《三希堂法帖》等。璆(qiú),美玉。琳,青碧色的美玉。论书诗首句是说,杨凝式的著名墨迹《韭花帖》,比美玉还要珍贵。

“千古华亭最赏音”。华亭,即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参见朱彝尊《题董尚书墨迹》赏析。董其昌为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人称董华亭。董其昌十分赞赏杨凝式书,特别是《韭花帖》。他曾跋曰:“少师(杨凝式)《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最赏音,即最为赞赏,最是知音。董其昌评《韭花帖》为“萧散有致”,确实是知音之论。试看该帖,其用笔大抵藏锋敛锷,意闲求韵,如羚羊挂角,灭迹隐端;其点画转折,皆绝痕迹,如锥画沙,印印泥,沁出一派不急不缓的清远之气;再如结体,善移部位而不松散结构,略含侧势而不欹侧取态,给人以随字变转的自如之感;其章法布白更有特色,字距行距特别宽舒,让活泼泼的空灵之气弥散其间,有疏可走马之致,无藩篱不固之弊,特妙的是落笔字距还带有茂密意趣,以下越写越宽疏萧散,姿态也越奇逸酣足,仿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可谓无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萧散有致”一语,可谓探得该帖骊珠!

“想见昼眠人乍起”。这是联系该帖文字内容悬想书法家挥毫前的起居神态。《韭花帖》首四句写道:“昼寝乍兴,(zhoū)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其后又有“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之句,故诗人又进而写道:“麦光铺案写秋阴”。麦光,唐龙须所产优质宣纸名,见《方舆胜览》。秋阴,秋天的树阴或屋阴之下。综观第三、四两句,可说是这首论书诗的独到之处或重要特色,它以示现的艺术方法,“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遥想当年书法家昼寝乍起,蒙人“猥赐盘飧”,喜之如何,于是在秋阴之下,几案之上,铺起精良的麦光纸挥毫书写起来,不用说,这必然是心手双畅,翰逸神飞了。“萧散有致”的杰作《韭花帖》,就是这样诞生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