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论书绝句十五首(选三)其八

论书绝句十五首(选三)其八


【原文】:

铦利森森耀戟鋋,《始兴》碑法变钟传。

率更后出书名擅,谁识先师贝义渊。

【原文作者】:康有为

【鉴赏】:

这首论书诗专论南朝梁《始兴王碑》的艺术风格及其对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影响。

《始兴》,即《始兴王碑》,又称《始兴忠武王碑》、《始兴忠武王萧憺碑》,在上元县(今江苏南京)。无立碑年月,但萧憺卒于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十一月,可见为梁碑。此碑高大,楷书,二十六行,行八十六字,今多漫漶,仅存三分之一。然而清莫友芝谓其精拓之本存二千六百余字。因碑上部倾斜,拓取不易,且普通拓工图省时间,故文字多不能读。碑末署吴兴贝义渊书。

康有为对《始兴王碑》评价颇高,列入“精品上”,并称之为“峻美严整之宗”。他还继承历代书论中以武器喻书的传统,以之喻《始兴王碑》。在书学批评史上,早在两晋,卫恒就用“其曲如弓,其直如弦”论书,卫夫人也把某种笔画喻作“百钧弩发”、“劲弩筋节”,如此等等,然而这仅是喻其线条形态,或喻其笔势力度。到了唐代,张怀瓘进而在《书议》中批评有的书法“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前句是对笔力劲险的要求。至于欧阳询的书法,唐代的李嗣真《书后品》评为“武库矛戟,雄剑欲飞”;张怀瓘《书断》则评为“森森焉若武库戈戟”;吕总《续书评》评为“龙蛇振动,戈戟森列”……然而这仅仅用于评欧书的险劲刻厉,康有为则别具只眼,发现了《始兴王碑》的戈戟铦锐可畏,论书诗首句“铦利森森耀戟鋋”,就是对该碑风格的描述概括。鋋,小矛。这句是说,《始平王碑》犹如武库中的戈戟刀矛,铦锐锋利,冷气森森,寒光闪闪,给人以可畏可奇之感。

康有为还指出,《始兴王碑》的书法一变钟繇的楷书传统。钟繇,参见张丑《米庵鉴古百一诗(其三)》赏析,一般认为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的楷书名家,开创了一代书风。钟繇的楷书隶意特浓,古趣盎然,但这一传统到了《始兴王碑》已发生变化,它与钟书迥乎不同,也无北朝书的隶意习气,所以论书诗写道:“《始兴》碑法变钟传”。

诗的第三、四两句说,唐代的欧阳询比《始兴王碑》晚出,却书艺远播,名垂史册,可是,谁知道欧阳询的先师——书写《始兴王碑》的贝义渊呢?率更,即欧阳询(见伊秉绶《杂题法帖和王铁夫·夫子庙堂碑》赏析)。询字信本,官至太子率更令,人称欧阳率更,称其书为“率更体”。欧阳询的书法险劲瘦硬,崛起削成,骨气峻峭,法度严整,有介胄不可犯之色,康有为则指出,欧阳询师法于贝义渊的《始兴王碑》。《广艺舟双楫》就曾多次强调他的这一发现:

  贝义渊书《始兴王碑》,则长枪大戟,实启率更。(《宝南》)

  《始兴王碑》,意象雄强……若结体峻密,行笔英锐,直与率更《皇甫君碑》无二,乃知率更专学此碑。窦臮谓率更师北齐刘珉,岂刘珉亦师此邪?……凡后世学欧书者,皆其孙、曾也。(《体系》)

  信本专仿贝义渊书,结体出锋,毫发无异……(《导源》)

这些论述,正是这首论书诗的主题。这首诗还给人以启发,优秀的论书诗必须有真知灼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而决不是随人之后,人云亦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