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


【原文】:

草木在人间,去来有时节。

枯叶恋高枝,自觉无颜色。

【原文作者】:[清]袁枚

【鉴赏】:

这首诗以“枯叶”为题,颇富寓意。全诗虽然浅俗易懂,但读者却可以从四句诗中体会到新旧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草木在人间,去来有时节。”自然界的草木是应时节的更换而变化的,春去秋来,就会一改纷披繁盛而为稀疏凋残。这告诉我们:一切生物都有着不可抗拒的新陈代谢的发展,没有旧的死亡,就没有新的成长,循环往复,永远不断,在人世间,一叶可以知秋,一花可以知春,有着内在的必然规律。

“枯叶恋高枝,自觉无颜色。”叶,既然“枯”了,那又何必附着在“高枝”上不肯自动地脱落呢?恋,指不愿离去,依依难舍,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枯叶面临着飘零时的形态。它已没有了往日翠绿的丰姿,失去了原先舒展的神采,所以尽管“恋”着“高枝”,也自惭颜褪色衰。这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另一个方面——违反了自然法则。

读了这首诗,人们可以感悟到内含的哲理,联系社会人生来说,世事频更,年华已逝,新的必定要代替旧的,历史的兴废如此,人事的继承亦然,若像“枯叶”那样“恋”着“高枝”,则什么都会停滞不前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