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


【原文】:

古树攲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

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

【原文作者】:[唐]徐凝

【鉴赏】:

这首诗构思十分巧妙,它通过行人与路旁古树在时序上的强烈反差形成比照,互为反衬,生动地表现题旨。正面写出树的古老,树前老老少少的过往行人,谁也没见过它幼苗时的样子,但是古树却一番又一番地亲眼目睹行人从青春年少变为垂暮衰老。可见这是棵饱阅人间沧桑的千年古树。透过题面,人们又深深体味到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无情的时序永恒的流逝,从不为人们停留片刻。人生坎坷,又格外催人老。当年踌躇满志的英俊少年重经古树,已是霜染双鬓,对人生不敢抱希望的白发老翁。大树叶子黄了还绿,而青春的红颜却一去不返了。这使人不禁联想起陶渊明的诗:“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里,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形影神三首》) 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在这棵古老的大树面前,人们格外感到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宝贵。但是年轻的时候,人们往往觉得自己是时间的富翁,常将时光虚掷,等到白发爬上额角,才猛地发现时间已所余无几,再要挽回,已经来不及了。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有人问我:‘老’是什么?这就是已经到了没有时间的时候。因为我们这些傻瓜不会正确地过日子,我们挥霍时间,把它东抛西掷地白白浪费掉,不理解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不是随便给我们的,是要我们去完成某种事业,达到某种目的。不能像池沼里的青蛙那样,把生命在呱呱呱的叫声中消磨掉。应当去完成自己向往的事业,达到自己追求的目的。”([苏]尤·特里丰诺夫《老人》)

生命总要流逝,人生总会衰老。如果我们用劳动、创造、奋斗填满人生,以丰硕的果实呈献人生,我们的生命就获得了永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