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嘲


【原文】:

我生学语皆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有工夫。

【原文作者】:[宋]陆游

【鉴赏】:

在我国文学史上,以万首诗传世的唯有陆游一人而已。陆游创作如此丰富的诗作,不仅与他西行万里路的生活实践有关,更同他辛勤阅读万卷书密切相关。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终老弥笃,五十八岁时作《读书》诗叙述了平生爱好读书的情趣:“放翁白首归剡曲,寂寞衡门书满屋。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有时达旦不灭灯,急需打窗闻簌簌。倘年七十尚一纪,坠典断编真可读。客来不怕笑书痴,终胜牙籖新未触。”读书废寝忘食可以想见。这首诗写于八十二岁高龄,可见诗人读书之志不减当年,可谓对自己读书一生的总结。

诗题“解嘲”,是对别人的嘲笑进行辩解。陆游学语耽书、万卷眼枯,到头来壮志空负,才华徒存,晚年过了二十多年的罢斥闲居生活,自然遭到非议。这同扬雄“独说十万言”,“然位不过侍郎”而遭客嘲笑的境遇一样。陆游一生的不幸难道是读书太多的缘故吗?“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见工夫”作了否定的回答。“鱼蠹”是书中的蠹虫,这里比喻以读书为生。别人嘲笑“终身鱼蠹”,而诗人却不是终身书呆子,“莫道”两字的否定,说明自己不是死读书、读书死,而是学有所用的,“尔来书外见工夫”作了深刻的辩解。尔来,从那读书时以来。“书外”,指社会生活。工夫,指读书的收获。诗人读书一生收获非浅,他那爱国忧民的社会理想,抗金救国的政治主张,无不是从古贤书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是万卷书给了他智慧、理想、志向和美德。从陆游的诗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尤其在他的晚年,读书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漫长的山阴闲居,他以读书,排遣忧愁,聊以自慰;他以读书洁身自好,保持美德。同时,正是他酷爱读书的性格,使晚年的创作力极为旺盛。这时期陆游写了七千多首诗,反映农民生活和描写农村风光的优秀诗篇也多半是这时写成的。由此足以表明,陆游“书外工夫”之深了。

这两句是陆游对自己一生读书成就的高度概括,也是后世读书人的座右铭。它以深刻的辩证思想,巨大的知识诱惑力,启迪着人们认识读书的价值,懂得人生的成功之路,要想“书外有工夫”,必须书内下功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