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鱼


【原文】: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浪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原文作者】:[唐]李群玉

【鉴赏】:

关于世道艰难、仕途险恶的感受,封建社会中正直的知识分子或多或少、或浅或深都有所体验,因而它往往是常见的诗料。只是各人取不同的物喻,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手法予以表现,使之各呈态貌,各具个性。李群玉这首《放鱼》隐喻世途险恶、陷阱四伏,颇有深诫作用。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浪游。”“为龙”,古代有鱼化龙的传说。《三秦记》:“江海鱼集龙门下,登者化龙,不登者点额暴腮。”句意为把鱼放了,嘱它早点寻觅为龙的办法去吧,不要在江湖中浪游。因为在江湖中浪游,为香饵所诱,很容易咬了钓者的钩具。“香饵”是诱引之物,“钩”是丧生之器。在浪游中很容易碰上埋着铦钩的香饵,诗人名为诫鱼,实为自诫,也在诫人。

诗中所陈说的道理很浅显,表达也很迳直,但因其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也就使人易记易传。放鱼,望其早日成龙,有着较浓重的封建意识。今天我们读它,主要在于从“香饵”与“铦钩”的关系上得到启发,做到不被香风薰醉,不为糖衣炮弹打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