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诗派


宋代诗歌流派。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刊行《江西宗派诗集》,因以得名。“自豫章(黄庭坚)以降,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饶节、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錞、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薖、夏倪、林敏功、潘大观、何觊、王直方、僧善权、高荷,合二十五人,以为法嗣。谓其源流皆出豫章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中》)但其中的作者不全是江西人,而被后人推为该派的重要作者曾几、陈与义二人,未被列入宗派图内。其后杨万里又以曾纮、曾思二人补为“江西续派”。此派反对轻巧浮艳的西昆诗风,主张师法杜甫、韩愈、孟郊、张籍,尚工力,重琢磨,自成一家。但要求作诗“无一字无来处”,倡“脱胎换骨,点石成金”之法,每袭用前人诗境而以自己的语言出之,或就前人诗意加以引伸发掘,以为推崇出新,造成不良影响。又追求奇掘,喜作拗体,押险韵,作硬语,往往失于晦涩。此派在北宋后期和南宋的诗坛上发生过不小的影响,直到明清两代还不断有人仿效模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