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派


明万历(1573-1620)年间的文学流派。以其领袖人物钟惺、谭元春为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而得名。《明史·文苑·袁宏道传》附《钟惺谭元春传》:“自袁宏道矫王(世贞)李(攀龙)诗之弊,倡以清真,惺复矫其弊,变而为幽深孤峭,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唐人之诗,为《唐诗归》。又评选隋以前诗,为《古诗归》。钟谭之名满天下,谓之竟陵体。”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公安派基本相同,提倡抒写“性灵”,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张,但为矫公安派的空虚浮浅之弊,却又追求怪奇险僻的形式和幽深孤峭的风格,因而作品流于冷僻艰涩,也给当时文坛带来了不良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