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蚕不尽丝,辛苦年年织。
试问绮罗人:机杼何曾织?
【原文作者】:[清]汪松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同情的笔调,记叙了织妇的艰辛和为人作嫁衣而一无所获的酸楚。
“春蚕不尽丝,辛苦年年织”,春蚕吐不完的丝,织妇织不完的布,这就从“不尽丝”与“年年织”的互为关联的意思上,突出了“辛苦”。
“试问绮罗人:机杼何曾织?”织妇手里织的尽管是绫罗绸缎,可是身上连粗布衣裳也难穿上,这就如同下田的农民手中撒的尽管是谷物,但腹内却经常饥肠辘辘。诗中虽然没有写出这种情况,不过我们可以从愤愤不平的提问上想象得到的。为何遍身绮罗的人却不是织妇?这一反诘,揭露了社会现象的不平,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绮罗人”,不劳而获,高高在上,是绝不会去事织的。“机杼何曾织”,这可视为织妇从心灵深处进发出的反抗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盖房子的人没房子住,织布的人没衣服穿,打柴的人没有柴烧,挖井的人没有水喝……,凡此等等,是常见的现象,这正是世道所导致的生活哲理。这首《织妇吟》的主旨就在这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