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律制。旧说古人用长度不同的十二个律管,吹出十二个不同音高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被叫做十二律。十二律的名称以及各自音高与现代西乐的对应关系,从低到高的依次排列为:黄钟(C)、大吕(#C)、太簇(D)、夹钟(#D)、姑洗(E)、中吕(F)、蕤宾(#F)、林钟(G)、夷则(#G)、南吕(A)、无射(#A)、应钟(B)。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六吕。又,十二律管的长度由三分损益法求得。十二律又称为“律吕”或“十二律吕”。上古时代,人们将乐律与历法联系起来,依《礼记·月令》,一年十二月与十二律正相适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