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


音韵学名词。阴调与阳调合称的简称。阴调是阴平、阴上、阴去、阴入的总称。古代四声因受声母清浊不同的影响,后来分化成阴阳两类。清声母的字为阴调,浊声母的字为阳调。在戏曲韵书中,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将平声分阴阳,后人逐渐补充,将四声都分出阴阳。现代汉语方言中,阴阳分化情况很不相同。唱曲之时,无论南北曲,阴声字宜于先高后低,阳声字宜于先低后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