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诗人与挚友刘禹锡临歧路叙别的一首诗。诗歌言浅意深,意蕴深婉,低徊郁结。反语的运用尤为精湛隽永。首句寥寥数字浓缩了二人在宦海中共命运的沉浮生涯。他们共同为官,共同因革新遭贬谪;同被召回京都,今又相与被遣放至边州。行至途中再度叙别,一至广东连县;一赴广西柳州。从此各西、东。此时本是百感交加,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但诗人却只用了两句极为平淡的话加以叙述,表面看来只是希望皇帝恩典,允许他们弃官归田,卜舍毗邻,实则暗寓难舍难分再度难逢的预感。不是吗?归隐还得“皇帝开恩”,老来毗邻也只是“若许”的假定,身置罹难中的诗人,岂不是前途茫茫,布满荆棘。世道的黑暗、对朝廷的愤激、被难的伤痛尽在不言中。真是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现。苏东坡赞柳诗:“发纤穠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正是这首叙别诗的艺术特色。
柳宗元《重别梦得》《全唐诗》第3934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