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维叶萋萋。(韩维作惟。)
黄鸟于飞,
集于灌木,(鲁灌亦作樌。)
其鸣喈喈。
(谷、木,侯部。萋、喈,脂部。)
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
为絺为绤,
服之无。(齐鲁
作射。)
(莫、濩、绤、,鱼部。)
言告师氏,
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
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
归宁父母。
(归、私、衣,脂部。否、母,之部。)
【译文】:
葛藤长得长又长,爬满旷野遍山冈,叶子茂盛嫩又绿。黄鹂鸟成群乱飞翔,纷纷落在灌木间,唧唧啾啾叫得欢。
葛藤长得长又长,爬满旷野遍山冈,叶儿茂盛色变黄。割下葛藤把它煮。织成粗布和细布,用它做衣穿着不厌恶。
我把心思告管家,说我省亲回娘家。急急忙忙洗内衣,洗了内衣洗外衣。什么当洗什么不当洗?着急洗完回家看双亲。
【评介】:
《葛覃》三章,章六句。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云:“追叙葛之初生,三句为一截,唐人多有此体。”
《葛覃》是写女子归宁,回娘家探亲前的心情。这首诗历代学者说法不一,在作者方面,历来认为是后妃之作。《集传》:“后妃所自作。”一说认为诗中的“我”,指女师,当为剥削阶级人物。非是。在诗的思想内容上,《小序》说:“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诗题序曰:“因归宁而敦妇本也。”就诗本身来看,这首诗是一个女奴写的,诗中主人,被师氏管着,不得自由,她不得回家,回家必须请假,诗曰:“言告师氏,言告言归。”全诗的内容,概括起来是写她的勤、俭、敬、孝。她自己上山取葛、煮葛、自己织布、作衣,表现她勤劳的美德;她收割葛藤十分繁重艰苦,但不敢有任何抱怨,回娘家看望父母还要向“师氏”请假。在《诗经》中“师氏”有三处,除此篇外,还有:“楀维师氏”(《小雅·十月之交》);“趣马师氏”(《大雅·云汉》)。这两处“师氏”都是男官,这首诗中的“师氏”是女官。据史料记载。古时确有老太太专以教年轻妇女织布纺纱等事情为职业的。本诗的“师氏”当指这类人而言。
在当时社会她想省亲却不能回家,她成年累月辛苦地劳动,终于得到师氏的同意和批准。这时活儿就要干完了,就要动身回家了,她是多么快活啊,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三章。一章追叙葛之初生;二章写制葛既成;三章写归宁父母。这首诗很短,但写得很朴素,很有特色。诗中运用倒叙手法很奇特,在《诗经》中确实罕见。吴闿生《诗义会通》评之说:“此诗止言归宁一事。因归宁而及絺绤,因絺绤而及葛覃,而其词乃从葛起,归宁之意止篇末一语明之,文家用逆之至奇者也。”又说:“黄鸟三句,于事外起兴,与本旨无涉,而神理乃益妙远,故为文外曲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