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大路


【原文】:

遵大路兮,

掺执子之袪兮,

无我恶兮,

不寁故也!

(袪、恶、故,鱼部。)

遵大路兮,

掺执子之手兮,

无我兮,

不寁好也!

(手、、好,幽部。)

【译文】:

沿着大路走啊,拉扯着你的衣袖啊。不要厌恶我啊,不许很快忘故情呀。

沿着大路走啊,拉扯着你的手啊。不要嫌弃我啊,不许很快忘恩爱呀。

【评介】:

《遵大路》二章,章四句。关于此诗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诗序》说:“思君子也。庄公失道,君子去之,国人思望焉。”郑《笺》云:“思望君子于道中见之,则欲揽持其袂而留之。”三家诗无异义。然而察诗中并无确据。朱熹《诗集传》释为“淫妇为人所弃,故于其去也,揽其袪而留之”,并引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有“遵大路兮揽子袪”之句,证为“亦男女相说之辞”。姚际恒《诗经通论》则谓“此只是故旧于道左言情,相和好之辞”。魏源《诗序集义》则调合《诗序》、《诗集传》二说,谓为“托男女之词,为留贤之什”。牟庭《诗切》更发新见,谓“刺贵易交也”。细味诗意,比较众说,此诗为女子送别男子叮嘱勿忘情好之作。

这是一首送别题材的爱情诗。从诗中口吻并根据当时社会情况来分析,诗的主人公当是一位多情的女子,她所爱的男子出行,别时远送,她拉着情人的手,叮嘱他不要厌嫌自己,不许忘记恩爱旧情。这是很符合那时女子的心态的,因分别是男女最动情之时,且最多忧之际,今时爱情民歌亦多用离别题材(如河北民歌“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没法留”之类)。至于诗中“不要厌弃我”的话,乃是女子叮咛至恳至切之语,不必据此定视为“弃妇”之作。当然,这样的话表达了对婚爱前景的担忧也是可理解的,因那时女子被弃是屡见的;但从另一角度看,这样的担忧也正说明女子情爱之深挚。由此看来,这确是一首很动人的情歌,字字出自肺腑,闻其言如见其人,感染其情,旧评“语重心长”实为得之。那个男子想必也不会无动于衷,诗也衬托了他,因为他们毕竟是拉着手一同沿着大路走啊。

诗是女子缘情之作,既直且婉,其言直出,其情婉致。“遵大路”“掺执子之袪”“掺执子之手”描绘出空间、时间相交汇的动态画面,映衬其情,实为天然无雕饰之笔。诗虽为两章,不仅有一唱三叹之感,更使人感到主人公已哽咽难言之状。至于宋玉的“遵大路兮揽子袪”(《登徒子好色赋》),正本此诗;而孟郊“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古别离》),亦祖于此;这足见此诗影响之深远。

另外,王引之《经义述闻》云:“二章‘路’字当作‘道’,与手、、好为韵。凡《诗》次章全变首章之韵,则第一句先变韵。”是为人所赞同之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