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原文】:

六月栖栖,

戎车既饬。

四牡骙骙,

载是常服。

狁孔炽,

我是用急。(齐急作戒。)

王于出征,

以匡王国。

(栖、骙,脂部。饬、服、急、国,之部。)

比物四骊,

闲之维则。

维此六月,

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

于三十里。

王于出征,

以佐天子。

(则、服、里、子,之部。成、征耕部。)

四牡修广,

其大有颙。

薄伐狁,

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

共武之服。

共武之服,

以定王国。

(颙、公,东部。服、国,之部。)

狁匪茹,

整居焦获。(鲁获作护。)

侵镐及方,

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

白旆央央。(鲁作帛旆英

元戎十乘,英。)

以先启行。

(茹、获,鱼部。方、阳、章、央行,阳部。)

戎车既安,

如轾如轩。

四牡既佶,

既佶且闲。

薄伐狁,

至于大原。

文武吉甫,

万邦为宪。

(安、轩、闲、原、宪,寒部。)

吉甫燕喜,

既多受祉。

来归自镐,

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

炰鳖脍鲤。

侯谁在矣?

张仲孝友。

(喜、祉、久、鲤、友,之部)

【译文】:

六月里紧张繁忙,兵车已整饬完备。四匹公马肥壮,士兵的军服装满车上。狁气焰嚣张,我们必须严加防卫。周王命令出征,以挽救国家危亡。

四匹黑马健壮,操练严格合乎章法。就在盛夏六月,已经制好我们的军装。穿起新制的军衣,每天行军将近三十里。周王命令出征,由尹吉甫参佐王师。

四匹公马肥壮,大头大脑的样子。讨伐那狁,一定要建奇功。将士威武又谨严,齐心协力共同作战。齐心协力指挥作战,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狁太不自量力,竟然占据焦获,侵犯宁夏和朔力,一直扩展到泾阳。我军高举鹰旗前进,白绸飘带随风飘动。十辆大型战车,勇往直前地冲向敌阵。

战车凯旋归来,俯仰自如一如既往。四匹公马依然雄壮,奔跑起来还是那么整齐、熟练。讨伐那狁,一直打到大原。能文尚武的吉甫,不愧四方诸侯的好榜样。

吉甫在庆功宴会上,接受赏赐无比喜悦。“我从固原班师归来,一路行军时间长久。”邀请朋友作陪,一起品尝脍鲤烤鳖的美味。宴会座中还有准?有著名孝友张仲。

【评介】:

《六月》六章,章八句。这是一首歌颂周宣王派遣尹吉甫讨伐狁获得胜利的赞美诗。周王朝自成康既没渐趋衰落,“八世而厉王,胡暴虐,国人逐之,出居于彘。狁内侵,逼近京邑。王崩,子宣王静即位,命尹吉甫率师伐之,有功而归。诗人作歌以叙其事如此。”(朱熹《诗集传》)《汉书·韦元成传》说:“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狁最强。至宣王而伐之。诗人美而颂之曰:‘薄伐狁,至于大原。’”这是对《六月》一诗时代背景、历史事实的扼要概述。

诗的前三章写战前情况。第一章主要写狁入侵的严峻形势。依古兵法,夏天六月是不兴兵的,但诗的开端竟从“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这样一派紧张备战的繁忙情景写起。究其原因,是“狁孔炽”,从而突出了狁入侵的严峻形势,表明讨伐狁的必要性和正义性:“王于出征,以匡王国”。第二章主要写训练和出征。“比物四骊,闲之维则。”谓六月里,战士们骑着四匹健壮的战马,严格地按照法则进行操作、训练。“比物”,齐其力也。“骊”,黑色马。“则”,法也。“闲习之而皆中法则。”(朱熹《诗集传》)“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谓战士们穿上新制军装,每日行军三十里。周王命令出征,由尹吉甫参佐王师。“三十里”,“古者吉行日五十里,师行日三十里。”(《诗集传》)“佐天子”,“以吉甫为副,参佐王师也。”(方玉润《诗经原始》)第三章主要写克敌制胜的豪情壮志。“薄伐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谓讨伐狁,一定要建奇功。将士威武又谨严,齐心协力共同作战。“薄”,语助词。“奏”,成。肤公,大功。“严”,威严貌。“翼”,恭谨貌。“武”,战争。“服”,事。这一章突出士气斗志昂扬,为四、五两章的讨伐战斗蓄势,使全诗结构紧凑,顺理成章。

第四、五章是全诗的高潮。四章开端:“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形势,与首章的“狁孔炽,我是用急”相呼应。《诗经稗疏》云:“焦获,周之大泽薮,水草所便,虏既屯聚于此,或北蹂鄜、坊,南掠丰、镐。”狁凭借焦获这块水草丰美的大泽,大肆进行侵犯活动,甚至威胁到周朝的心脏地带。接着描述战斗场面:“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高举鹰旗前进,白色飘带迎风飘扬,十辆大型战车冲向敌阵,勇往直前。第五章又写道:“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狁,至于大原。”健壮的战马熟练地飞驰,讨伐那狁,直打到大原。周军胜利了!至此,点明北伐大将为文武吉甫。“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姓尹,字吉甫,周宣王的大臣,这次讨伐狁的周军大将。胜利来之不易,尹吉甫指挥有功,所以,称赞他为四方诸侯的榜样。

第六章写克胜饮酒,赏宴宾朋。结句:“侯谁在矣,张仲孝友。”侯,发语词。张仲,周之名臣,为尹吉甫的良友。孝友,以孝而著称的朋友。朱熹《诗集传》说;“善父母曰孝,善兄弟曰友。”诗于结尾处“添写一陪客,突如其来,戛然而止,更无余语,出人意外,自是奇文。”(姚际恒《诗经通论》)

这是一首完整的叙事诗,从狁入侵,写到备战出征,从交战胜利,又写到班师赏庆,描述了一场正义之战的全过程。通篇以赋的手法,进行生动地叙写。语言简约而鲜明,脉络清晰而完整。诗中涉及周朝和狁双方,叙写时以周朝为主,以狁为次。写周朝正义之师的威武强大,既写战马:“四牡骙骙”、“比物四骊”、“四牡修广”、“四牡既佶”;又写战车:“戎车既饬”、“戎车既安”、“元戎十乘”,全诗六章竟有四章提到战马和马车。既写同仇敌忾:“共武之服,以定王国”,又写主将:“文武吉甫,万邦为宪”,从而突出了正义战争必定胜利的主题,渲染了正义之师的强大实力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此诗气势宏伟,结构严谨。方玉润《诗经原始》将诗的文势脉络、感情变化、形象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其前三章为蓄势养局法,四、五章为追叙之笔,末章乃入题位,堪称精辟之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