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悠悠昊天!
曰父母且!
无罪无辜,
乱如此。
昊天已威,
予慎无罪。
昊天泰,
予慎无辜。
(且、辜、、威、
、辜,鱼部。)
乱之初生,
僭始既涵。(三家僭作谮,
乱之又生,涵作減。)
君子信谗。
君子如怒,
乱庶遄沮。
君子如祉,
乱庶遄已。
(涵、谗,谈部。怒、沮,鱼部。祉、已,之部。)
君子屡盟,
乱是用长。
君子信盗,
乱是用暴。
盗言孔甘,
乱是用。
匪其止共,
维王之卭。
(盟、长,阳部。盗、暴,宵部。甘、,谈部。共、卭,东部。)
奕奕寝庙,
君子作之。
秩秩大猷,(齐猷作繇。)
圣人莫之。(鲁莫作漠。齐
他人有心,莫作谟。)
予忖度之。
躍躍毚兔,(齐、韩躍作
遇犬获之。趯。)
(作、莫、度、获,鱼部。)
荏染柔木,
君子树之。
往来行言,
心焉数之。
蛇蛇硕言,(鲁蛇蛇一作虵
出自口矣。虵。)
巧言如簧,
颜之厚矣。
(树、数、口、厚,侯部。)
彼何人斯,
居河之麋。(鲁麋作湄。)
无拳无勇,
职为乱阶。
既微且尰,(齐、韩尰作
尔勇伊何?。)
为犹将多,
尔居徒几何?
(斯、麋、阶,脂部。何、多、何,歌部。)
【译文】:
悠远浩渺的苍天啊,称为人们的父母。我没有什么罪过,竟遭受这样大的祸乱。苍天呀,太叫人惧畏,我确实没有罪过。苍天呀太糊涂,我确实是无辜。
祸乱刚发生时,谗言就受到宽容。祸乱一再发生,当权者听信谗言。当权者如果怒斥进谗者,祸乱就会被制止。当权者如果信用贤明的人,祸乱很快就能根除。
当权者一再信用进谗者,祸乱越出越多。当权者一再重用进谗者,祸乱越演越烈。谗言听起来甘甜可口,祸乱一天比一天增多。进谗者表面毕恭毕敬,把国君骗得晕头转向。
高大雄伟的宗庙宫室呀,这是君王所建的。治国的大政方针呀,这是圣人所制定的。别人心中所想的,我可以猜测出来。那蹦来跳去的狡兔,遇到猎狗就会被捕获。
柔软随人的树木呀,这是君子自己种下的。道听途说的流言,人们心中可要辨别它。夸夸其谈的大话,出自那些人的口中,花言巧语就像鼓簧一样动听,厚着脸皮造谣毫不觉得羞耻。
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住在河边那阴湿的草地里。既没有力量,又没有本事,专门制造祸乱。腿上生疮,脚上浮肿,能有什么勇力。阴谋出得太多,跟着跑的党徒能有几个?
【评介】:
《巧言》六章,章八句。关于本诗的主旨,《毛诗序》曰:“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朱熹曰:“斥谗人也。”方玉润曰:“此诗大旨因谗致乱,而谗之所以能入与不能入,则信与不信之故耳。”以上各说均不谓误。今人多认为:这是一首揭露小人谗言误国、陷害好人的诗,作者可能就是被谗而遭受祸害者。诗不但揭露了进谗小人的危害,还进一步指出,这些人之所以依势得宠、为所欲为,乃是当权者信谗、用谗所致。
第一章,诗人自伤遭谗受害,再三呼吁苍天,申诉自己的无辜无罪。陈启源曰:“《小雅》多呼天之语。如昊天不佣、昊天不惠、昊天不平、浩浩昊天、如何昊天、昊天已威、昊天泰之类。……盖呼天而诉之也。”朱熹亦曰:“大夫伤于谗,无所控告,而诉之于天。”第二、第三章诗人指出乱由谗生,信谗招乱。诗中追述了谗言误国的经过:“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屡盟,乱用是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孔甘,乱是用
。”其中“盗”字两用。“盗:指谗人也”(朱熹)。“盗言,亦即谗言。“孔甘”甜蜜。“
”进,加剧之意。这几句诗指出了谗言日甚,祸乱屡出是与进谗者的奸狡和当权者的信谗分不开的。第四章,诗人先是赞美圣明的先主能明定治国方针,而谗人用心之险恶,亦能明察之。又用“猎犬捕兔”作比,讥笑进谗者阴谋耍尽,也难以得逞。第五章,诗人进一步讽刺进谗小人的险恶居心。“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几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进谗者的丑恶嘴脸,提醒当权者要警惕他们的花招。第六章,诗人以辛辣的笔法无情地鞭挞了进谗小人。“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嘲讽了巧言者的无耻无羞,无德无才。最后,诗人正告这些人虽能得逞于一时,但终将难逃被惩罚的下场。
全诗结构谨严,语言生动,讽刺辛辣,情感深沉。通篇围绕“巧言误国”这一主线,从个人遭谗的不幸诉起,反复陈述,传神勾画,揭露了当权者喜谗、信谗、用谗的昏愦;形象地刻画出巧言者的丑陋卑劣,如“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等句,简洁凝练,入木三分,传神地写照,嘲讽了进谗者的丑态。此外,全诗在叙事言情中还多处运用了生动、贴切的比喻,增强了全诗的情感力度和形象化的表达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