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於,穆清庙!
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
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
骏奔走在庙。(齐骏作逡。)
不显不承,
无射于人斯!(齐射作。)
(无韵。)
【译文】:
啊,壮美而清静的宗庙,庄重和顺有明德的助祭公侯!整齐而众多的参祭卿士,都秉执文德。报答在天的神灵,恭敬地奔走操持在宗庙中。祖先大大显赫受尊奉,对人们不会厌恶呀!
【评介】:
《清庙》一章,八句。关于此诗主旨,《诗序》曰:“《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三家诗无异说,唯《鲁诗》以为作者是周公。朱熹《诗集传》从《诗序》之说。姚际恒《诗经通论》则以《尚书·洛诰》之文有“则禋于文王、武王”“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而认为洛邑既成,当兼祀文王、武王。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书大传·洛诰》言此诗为“周人追祖文王而宗武王”,又引蔡邕《明堂论》言“成王命鲁公世世禘祀周公于太庙,以天子之礼,升歌《清庙》”,故谓“是此乐不独兼祀武王,并赐周公,特言诗则专颂文王耳”。方玉润《诗经原始》则云“然此自祀文王之乐歌,不必执泥洛成告庙之言”。观此诸说,盖其初可能专祀文王,而后可用祀武王等,故视为周天子祭祀祖先之乐歌较恰。至于作者是否周公,是否既成洛邑时所作,亦无确据,仅可参考。
这首宗庙祭歌,反映了周天子祭祀宗庙的隆盛场景。周天子主祭,公侯助祭,卿士参祭。他们极其虔诚地祭祝祈祷神祖对人们欢喜不厌,多多赐福佑护。祭祀宗庙在当时是重要的国事,在神治的社会中其意义是重大的。周人凭此彰扬祖先功烈,意在使人敬服,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诗歌颂祖先神灵,却着意赞美了公侯卿士;诗未明写最高主祭者,而普遍着眼于助祭参祭之人。这是很耐玩味的。对周天子来说,只有得到贤能的辅佐,才能建立强有力的统治集团,以有效地施行对广大国家的统治。周人鉴于殷商灭亡的教训,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在这样的祭祀诗中,也可看出其政治意识。
历来以此诗专祀文王,虽无确凭,然从周人发展历史看,文王为推翻商建立周打下了基础,是周人最崇拜的英雄,也是最伟大的君主。因而把这列为《周颂》之首的祭歌认为是专祀文王,也是可以理解的。
诗未明写主祭者,然而“肃雍显相”和“济济多士”已衬托出了那高贵虔诚主行祭礼的周天子,加之“骏奔走在庙”一句,令人想见祭礼之繁缛、祭品之丰盈和场面之隆盛。这些描述,又衬托出受祭神祖的伟大与显赫。运用衬托之笔,正见文章虚实之妙,精炼含蓄,亦不待言。和《周颂》的大多数诗一样,此诗不叶韵,句式也不整齐。大概起初是一篇祭祀时的讲演之文,后用其一段而配乐歌唱了。这通过和《尚书》中的记言之文,如《洛诰》的比较可以看出。至于《颂》诗作者,多为史官。孔颖达《正义》中说“《礼记》每云升歌《清庙》”,可见此诗所受重视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