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駉駉牡马,(三家駉作駫。)
在坰之野。(三家坰作駉。)
薄言駉者!
有驈、有皇。(鲁皇作騜。)
有骊、有黄。
以车彭彭!
思无疆,
思马斯臧。
(马、野、者,鱼部。皇、黄、彭、臧,阳部。)
駉駉牡马,
在坰之野。
薄言駉者!
有騅、有駓。
有骍、有骐。
以车伾伾!
思无期,
思马斯才。
(马、野、者,鱼部。駓、骐、伾、期、才,之部。)
駉驹牡马,
在坰之野。
薄言駉者!
有驒、有骆。
有、有雒。
以车绎绎!
思无,
思马斯作。
(马、野、者,鱼部。骆、雒、绎、、作,鱼部。)
駉駉牡马,
在坰之野。
薄言駉者!
有骃、有騢。
有驔、有鱼。
以车祛祛!
思无邪,
思马斯徂。
(马、野、者、騢、鱼、祛、邪、徂,鱼部。)
【译文】:
又肥又大的公马,在远郊的草野上。那些肥大的马呀,有白胯黑马有黄白毛马,有纯黑色马有纯黄色马,它们驾车强壮有力。鲁公思虑没有止境,思虑马,马就优良。
又肥又大的公马,在远郊的草野上。那些肥大的马呀,有青白杂毛马有黄白杂毛马,有赤黄色马有青黑纹马,它们驾车强壮有力。鲁公思虑没有止期,思虑马,马就有才力。
又肥又大的公马,在远郊的草野上。那些肥大的马呀,有青黑白鳞马有白身黑鬣马,有赤身黑鬣马有黑身白鬣马,它们驾车善跑很轻快。鲁公思虑没有厌倦,思虑马,马就奋起可用。
又肥又大的公马,在远郊的草野上。那些肥大的马呀,有黑白杂毛马有赤白杂毛马,有黑身黄脊马有眼眶白圈马,它们驾车有力又强健。鲁公思虑没有邪恶,思虑马,马就行进向前。
【评介】:
《駉》四章,章八句。关于此诗主旨,《诗序》说是史克所作,以颂鲁僖公俭宽爱民,牧马于草野。而三家诗以《鲁颂》之诗为奚斯作,与《毛诗》异。朱熹《诗集传》:“此诗言僖公牧马之盛,由其立心之远,故美之曰:思无疆,则思马斯臧矣。卫文公秉心塞渊,而牝三千,亦此意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愚独以为喻鲁育贤之众,盖借马以比贤人君子耳。”至于“颂鲁何公不可知”。今据诗意,则这是以养马之盛,赞颂鲁国君治国昌盛的乐歌。
春秋之时(《鲁颂》作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多战,兵力强盛方可立国。当时战用车,驾车用马,故马匹多寡优劣则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当时问国君之富,常数马以对。牧马业因此为军国所重。《周礼·夏官》中记载对周王朝和诸侯国的马匹数量等有所规定:“天子十有二闲(一厩为一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鄘风·定之方中》赞美卫文公中兴也专以马匹之多“騋牝三千”象征国之强盛,并颂卫文公“秉心塞渊”。此诗赞美鲁国马匹精良、才力可用、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也是以此来歌颂鲁国君政治英明国家强盛。诗中“思无疆”之类话,恰是全面赞颂鲁国君思谋国政的。鲁国君思谋马政(牧马业是国政之一,即马政)而马盛,那么“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思无邪”不会使国政所有方面都兴盛了吗?虽然,颂诗多谀美之嫌,但此诗还是反映了当时畜牧业养马的情况,说明古人对马的重视和养马业的发达。此外,诗中写的马因毛色不同就达十六种之多,可见当时对马的研究之细。这样注意马的毛色,也和当时讲求车马之盛有关。车马齐盛,可表现威仪壮武,而马的毛色齐一,可体现均齐和谐之美,这在《诗经》中对车马的描写上是很常见的。
此诗重章叠唱,每章小做变化,形成全篇丰富而全面的内容,这是吸取了富有生命力的民歌的形式的。至于诗中“思马斯臧”、“思马斯才”、“思马斯作”、“思马斯徂”的话,很像以马喻人,难怪方玉润谓此诗为“喻鲁育贤之众”。愚以为这里不妨看作双关之用,表面言马,而暗隐以马喻人才之意。下篇《有駜》则以壮马比兴鲁公的强力之臣。《毛传》云:“马肥强则能升高进远,臣强力则能安国。”是为佐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