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大愚痴


唐·寒山

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

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

今生又不修,来生还如故。

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

这是一首宣扬释氏因果轮回说的五言古诗。寒山子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是一位“好吟词偈,状类风狂”(《唐才子传》)的文人僧徒。诗人在此诗中以通俗机智的语言表达了因缘相生、轮回无尽这一深刻的佛学哲理。

“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因为自己前生作孽,大愚大痴,导致了今日人生之理不能彻悟,精神世界又是“如许贫”。此一“贫”字,不能以常义理解,出家之人按理是不会为金钱财产等外物所束囿的,故“贫”乃精神世界之贫瘠无依也,这当然是诗人自己过责之语了。“今生又不修,来生还如故。”联系前四句,我们可以看出这正是佛家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学说的表象化。前生、今日,还有来世,往复循环,互为因果,没有穷尽,生来受苦受难的人们对自己前生的罪孽永远也赎不清。

“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结语二句为全诗之“眼”,道出了诗人的心声,大河“渺渺”,无船“济渡”,似有绝望之心态,然而欲脱苦海,唯有历尽磨难,矢志修行,方得造化神灵,大彻大悟,求得来世幸福。此两句作为诗的灵魂,决不似孟浩然诗句“欲济无舟楫”那种对功名利禄的热衷,所表达的是一种空灵的,漫无依泊的意境,毫无装点做作之态,质朴和本色的淡泊,这意境比语言更有力地诉说作者对因果轮回说的思考,这也是此篇最隽永自然之处。

寒山子善用村言口语表情达意,这首用禅语警策的诗,句句字字,匠心独运,语含玄机。全诗虽语言浅显却意境深邃,虽没有生机勃勃的气象,却有一种大巧若拙的至味,诗中虽未表现奋发进取的人生主题,但却给人一种沉静温和的人生启迪。在寒山子教诫说理的诗中,此首当系上乘之作,同时它亦有警励流俗的一面:告诫世人,人生须努力修身养性,续还前缘,切不可作恶多端。

此诗虽出自一“万念皆空”的纯粹佛教徒之手,但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宣扬因果报应之时,也并未完全臻于“性如枯井、心如死灰”的境地,它亦有警励流俗的功利性一面。作为一名僧徒,这似乎与佛教律相悖,好像寒山子并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出家之人。但是,佛教的基本信条本来就是要普度众生、救大众出苦海的,是要帮罪孽之人超度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境地的,警励流俗当然也是其表现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