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首


唐·怀让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

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

这是南岳怀让大师启迪马祖道一的传法偈。马祖初在怀让门下时,常日坐禅,凡有来访皆不顾,怀让相问也不答话。怀让知其为大法器,便拿块砖在其旁边磨。马祖仍不顾,久之乃问怀让:“磨砖作什么?”怀让曰:“作镜。”马祖说:“磨砖岂能作镜?”怀让趁势启发说:“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马祖惊疑,离座问曰:“如何用心,可得无相三昧?”怀让知其心机活动,十分欢喜,便为马祖讲说佛法,并说此偈,以示法要。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这里将心比作土地,佛性比作种子,佛法比作天泽雨露,心性开悟比作种子萌芽。人心皆有佛性,好像土地含有种子。心中的佛性遇有明师启发,顿时开悟佛法,就好像土地里面的种子遇天降霖泽,萌动出芽。这两句诗明白如话,却又言简意丰,比喻十分恰切得当,形象生动,使人易于理解接受。

“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三昧花无相”,即无相三昧,也即涅槃成佛。涅槃真如,绝言离相,因谓之无相三昧,亦谓之无漏解脱。而达到涅槃境界之后,便超出生死,入于常乐我静的永恒之境,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成不坏,因而怀让说“何坏复何成”。可见自东晋竺道生发明佛旨,倡言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以来,经达摩特别是六祖慧能创立中国化佛教——禅宗以后,成佛作祖,并非难事。因为人人心含佛性,“吾心即佛”,所以西天不远,眼前即是,关键在于能否顿悟,使心现自己本性。而顿悟须遇天泽雨露,方可使内心的佛性种子萌动生长。雨露天泽是什么?就是慧能的顿悟妙法。此法慧能传之怀让,怀让为马祖开示法要,一席话使其如饮醍醐,心意开悟超然,“日益玄奥”,终于成为禅林中的有名的祖师之一。尔后马祖门徒特盛,法嗣几遍天下。究其得法之初,此偈便是证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