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①止。《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毛《传》:“晦,昏也。”陈奂《传疏》:“如,犹而也。《公羊传·僖十五年》:‘晦,冥也。’”郑《笺》:“已,止也。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小雅·节南山》四章:“式夷式已,无小人殆。”毛《传》:“式,用;夷,平也;用平则已。无以小人之言,至于危殆也。”孔《疏》:“言王但用平正之人为官,则下民欺罔之心用自消止矣。”②太,甚。《小雅·巧言》一章:“吴天已威,予慎无罪。”毛《传》:“威,畏。”郑《笺》:“已,甚也。”王夫之《诗经稗疏》:“《方言》:‘慎,忧也。宋卫之间,忧或谓之慎。’此诗言天之降威,将无所别于善恶,予不得不为无罪者忧也。”《大雅·桑柔》九章:“朋友已谮,不胥以穀。”《广韵》:“已,止也,甚也。”孔《疏》:“已训止也。物甚则止,故已为甚也。”郑《笺》:“谮,不信也。”谮,zè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