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道虔上人竹房


唐·李嘉祐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

这是一首了悟虚空静寂的禅理诗。它借禅事言禅境,极富禅趣。

“诗思禅心共竹闲”首句扣住诗题,总写诗意,点出禅事。凝思净虑,寂清虚空的诗思禅心与青青翠竹化为一体,有禅境,且青青翠竹本身又暗含佛典,有禅趣。二句“任他流水向人间”承上句而来言诗思,写僧房外界之景事。正因静心凝思,因而淡忘了山间流水,了却了世态的俗尘杂念。体悟了禅定之境,平添了无限的智慧与生机。三句“手持如意高窗里”写禅心,又将诗思拉回禅房,复言禅事。大境化为小境,点出出家之人手捻佛珠面壁诵经,潜心求道,清净孤寂,终于悟了。四句“斜日沿江千万山”境界由小变大,阔大无边的江山景物不正隐喻了了悟虚空之后的广大无边的心境吗?此句深得禅理之妙。极富禅趣。

李嘉祐的这首诗写的是参禅悟道的一种境界。方外之人经过潜心修道,体悟了虚空之理,终而达到“无相为体”、“无念为宗”,摆脱了一切形体杂念,见到自性的真我,心无一相而万相具在心中,透现出包容万物,广大自在的心境。正如《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所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题道虔上人竹房》一诗通过参禅境界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禅理。而苏东坡《送参寥》一诗所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正可看作李诗的绝妙的注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