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①并列,密列。《说文》:“比,密也。”《周颂·良耜》一章:“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毛《传》:“墉,城也。”郑《笺》:“禾稼茂而谷成熟,谷成熟而积聚多,如墉也,如栉也,以言积之高大且相比迫也。”积,积谷。《说文》:“积,积禾也。”②顺从,和顺。《大雅·皇矣》四章:“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毛《传》:“择善而从曰比。”《齐》、《鲁》诗“比”作“俾”。陈奂《传疏》:“《尔雅》:‘俾,从也。’比与俾古字通。”郑《笺》:“王,君也。王季称王,追王也。”③比拟,将……比作。《邶风·谷风》五章:“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毛《传》:“育,长。”郑《笺》:“生,谓财业也;育,谓长老也;既有财业矣,又既有长老矣,其视我如毒螫,言恶己甚也。”④辅助。《唐风·杕杜》一章:“嗟行之人,胡不比焉。”郑《笺》:“君所与行之人,谓异姓卿大夫也。比,辅也。此人女何不辅君为政令。”一说,亲近。俞樾《群经平议》:“不,皆语词,‘胡不比焉’,‘胡不佽焉’,犹曰:‘胡比焉’,‘胡佽焉’,盖言彼途之人,胡亲比之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