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洞口作


唐·元结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旁春云白。

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旁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

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

无为洞“无为而无不为”。这里佛光普照、春意荡漾。一切都沉浸在大好春色里,沐浴在真理之光中,是那样自然自在,纯净明丽。好一片神境,令人乐而忘返。

全诗大意可分两层。第一层首联明写“春水”、“春云”,实喻禅意禅境。诗人面对如此美妙的“般若”境地,顿感神清气爽,如坐春风,满身舒畅,满心禅悦,难怪要踟蹰犹豫,乐而忘返了。“令人悔作衣冠客”一句从另一面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感受。悔恨过去那种在八风中摇摆、六尘里打混的光阴过“客”生活。不曾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因而也没有一日当家做“主”。要找到自己“如其本来”的面目,做自己的主人,在诗人看来只有走上参禅之路、悟入见性之境了。

诗的后一层写学禅悟道。“洞旁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二句,道出了参禅之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参禅如磨镜,尘尽自然见性。必须断绝六根,作到心无起灭。如此方能证到无上觉悟。“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一联讲禅心不可说,它只能以心传心,而不能靠语言文字传授。若要入道成圣,只有自己去参去悟。因而,一旦诗人进入“山中”,潜心修行,终至豁然开朗,顿悟见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