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皎然
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
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这是一首申明“自性即佛”的禅理诗。
禅宗主张“识心见性成佛说”。六祖慧能曾言:“诸法在自性中”,强调佛性在人性中。并认为:“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只要除却妄念,拨开云雾,认识到自我意识这个本体,就是认识了佛性,完成了成佛的功夫。因此他主张,佛法只向心觅,不必外求“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以上引自《坛经》)具说高僧慧海初习禅时,曾为求佛法去江西参拜马祖道一,马祖对他说:“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做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慧海不明白,又问:“什么是慧海自家宝藏?”马祖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俱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惠海闻言开悟了。后来他对自己的弟子说:“我不会禅,并无一法可示人,故不劳汝久立,且自歇去。”(见大珠慧海《诸方门人参问》)慧海和马祖的话表明,悟只能从自己心中产生出来;要想得到它,除却唤醒自心别无他法。
皎然此诗旨在阐述“自性即佛”,“见性成佛”之理,说明世人多数不解此中三昧,一味虔诚地东觅西寻,以为佛在身外,不异瞎子望长安,长安在西却面向东笑,还以为这便是真理。岂知“一切般若心,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