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重寄表臣二首(之二)

重寄表臣二首(之二)


唐·刘禹锡

世间人事有何穷,过后思量尽是空。

早晚同归洛阳陌,卜邻须近祝鸡翁。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混迹“江湖”,尽识忧患后的了悟。

诗意言,世间万事万物不值得穷追不舍,回眸瞻望,一切皆雾霭云烟聚散瞬息,虚幻空无,何必劳形劳精,挤挤于红尘浊世,缠绵一身烦忧,积淀半世恩怨。希望有一日能归附寻常巷陌,以平凡人的锁细,息宁了妄念尘心。

诗的前半是作者经年历验的觉醒,是对佛门“空无”观的深刻体悟。刘禹锡一生辗转仕途,势必饱经沉浮的忧喜。无论是得意之乐,抑或失意之悲,积淀于心的绝非抽象名词所能尽述,其中的甜酸苦辣恐怕只有“寸心”方知。因此“有何穷”所蕴沧桑心绪,“尽是空”所含万千感慨,如非经年累月挣扎在“有”与“非有”,“我”与“非我”,“进”与“退”之间,何以得出?世上功名,熠熠生辉,岂是虚无,它的诱惑始终是巨大和超人的,能识尽内中乾坤,转而目为虚假,做至视有若无,这大概是刘禹锡穷一生磨难之所得吧。可悲可叹至极。

后二句是作者的一个理想?一种牢骚?抑或旨在流露禅家“佛即寻常”的哲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供给人一种祥和宁静平凡的感受不是“心安”,哪得如此清莹,洁净,无污无染,至大至尊的人格。这番寻常巷陌,鸡鸣狗吠,亲切穆和的境界,绝非熙熙攘攘的热闹心境所能欣赏。作者由入而悟,由悟而静的心历,不正是一个成熟的经验心灵的回归么?

总之,这首诗传达的是诗人长年混迹尘世的深刻感悟,展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中泛起的沉浮故事,更是一则生死荣辱弹指一挥间的警语,渗透着佛门的空无论。既然万事万物并非真实存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般若经》)何苦以生累其神,以情累其生,对不对?一切的追求,一切的理想,最终只会找回你自己,留下拂之不去的烦恼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