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稹
莫笑风尘满病颜,此生元在有无间。
卷舒莲叶终难湿,去住云心一种闲。
元氏《酬孝甫见赠》诗十首,此为其六。孝甫生平不可查考,大概是一位林下风流的清高雅士吧。诗人在此诗中表达了一种“离于世间忧喜,随顺法喜”(《大日经疏二》)的佛家旷观精神。
“莫笑风尘满病颜,此生元在有无间。”首句气骨有老杜沉郁之致。莫笑我前生辗转风尘,饱经风霜,病态满颜,这一生本来就在有与无之间徘徊。吟咏咀嚼之余,大有李义山哀婉凄凉之感。诗人用“满病颜”三字彻底否定了自己壮岁之时建立的功业,非大彻大悟之人不可能作此断语;“此生元在有无间”,承接上句,仿佛从心底自然溢出,有无之间,有亦无,无亦有,可不正是大彻大悟了?诗人旷达超脱的精神在此处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卷舒莲叶终难湿,去住云心一种闲。”此两句中诗人巧用比兴手法,妙解禅机。被水包围的莲叶无论是卷曲的还是舒展的,终究难以为水沾湿,与莲叶一样,人生无论是奔波还是幽居,无论虑苦还是思乐,终会归于“一种闲”。“云心”为禅宗术语,谓人心如云,来去自由,飘忽浮沉,自由自在,悠闲无滞。后二句诗人用莲叶离水白云自由的特性引喻自己除却烦忧而追求一种幽闲自得的纯真感情,生动贴切,曲尽其妙。
此诗字里行间虽时时宣泄出诗人内心的悲凄之怀,然而却已绝少尘俗之气。《楞伽经》卷五曰:“若知无所生,亦知无所灭,观世悉空寂,彼不堕有无。”元稹此诗正是成功地阐发了这种有无之理,以自身内心经历之哀感的排遣融汇了无生亦无灭,且以空寂为本的哲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