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僧云端讲经


唐·姚合

无生深旨诚难解,唯是师言得正真。

远近持斋来谛听,酒坊鱼市尽无人。

这首诗描写民众听讲经的盛况,并对经师高深的佛学造诣极为赞叹。前两句是对经师的正面赞颂。第一句先铺垫一层,佛教以无生为宗,无生故不落轮回,不受果报,无有痛苦,无有烦恼。但围绕这样一个道理,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种种的门派,各执其说,莫衷一是,经传注疏,多如牛毛,种种的名数、方法、奇特的逻辑、深奥的道理,让人不胜其烦,如堕五里云中,实“诚难解”。第二句则一句勾转,只有这位讲经僧的讲论才是真正的菩提上智,才是佛祖一派正传,所以听了他的讲解,茅塞顿开,如拨去浓云,忽现朗日,眼前豁然透亮,猛然有所省悟,使人“得正真”。一抑一扬,赞美之意备出。

后两句则描写了听经者的踊跃和热情,从侧面对经师的造诣和道法进行赞颂。“远近”状听众范围之广,“持斋”摹其废餐忘食之状,“谛听”写其凝神倾心之态,一句诗中,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描写出了听经者的虔诚和热情。“酒坊鱼市尽无人”则更加一笔,写出了万人空巷的情景。“酒坊”最是热闹嘈杂的去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应有尽有;“鱼市”中平时更是摩肩接踵,讨价还价,人欲横流。可如今呢,连鱼市、酒店的人都空绝了,听讲经的劲头比赏酒、作生意求生计的劲头还足。抽象深奥的佛理能讲到这种地步,也确实算得上是一门艺术了。

这首诗对经师所讲佛理的精深,讲技的高明,极尽渲染夸张。单从这个角度看,并没有什么更深的意义。但这首诗描写的万人空巷,持斋谛听的场面却形象地表现了唐朝佛教在民间传播的情况,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