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祜
小径上山山甚小,每怜僧院笑僧禅。
人间莫道无难事,二十年来已是玄。
这首赠人的小诗,赞颂了处士摆脱物执,自在自由的生活方式。首句写处士的居处,一条幽狭的小路通往低矮的山包,处士就住在这毫不起眼的小山头上一间简陋的屋舍里。历来仙道多访名山秀岭而居之,但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只要心地纯净,何处不可远世避俗呢?第二句则把处士和禅僧作了一个对比。在上山的途中,要路经寺院,每每看到和尚们坐禅念经,苦苦修炼,处士总付之一笑。南宗禅主张我心即佛,反对向外执求。德山宣鉴就曾经讲过:“莫向别处求佛,乃至达磨小碧眼胡僧,到此来,也只是教你莫造作,着衣吃饭,屙屎送尿,更无生死可怖,亦无涅槃可得,无菩提可证,只是寻常一个无事人。”摆脱物执,无我无法,行走坐卧,任意而行,这就是佛的境界。坐禅诵经,这些琐琐细事,是他们不屑为的。所以从禅学的观点看起来,反是这位处士明心见性了,比僧院的和尚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后两句则进一步赞扬处士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僻居此小岭之上,饿了吃饭,累了睡觉,闲时即信步而行,奇松怪石,花鸟虫鱼时有可观。在这无忧无恼闲适自在的生活中,岁月已渐渐流逝,转眼间二十年已过去了,真不知道人间还有什么难事。最后一句才重笔点出,之所以无忧无恼,不觉人间有难事,乃是由于“二十年来已是玄”。这种寻常无事人的所作所为正是南宗竭力倡导的,皆合于见性成佛之玄旨。在对处士生活的描写中,十分自然地表现了南宗禅的宗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