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司空图
幽鸟穿篱去,邻翁采药回。
云从潭底出,花向佛前开。
这一组诗是司空图退隐中条山以后写的,第二首中有“十年深隐地,一雨太平心”之语,可见写这些诗时,他已隐居多年了。长期的隐居生涯中,不免时有迟暮衰惫之感,但更多的是闲逸冲淡之致。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一句一景,组成了一幅宁静安详的图画。幽静的山间小院里;鸟儿在篱边时来时去,怡然自乐;山间的小路上,采药的老人缓缓归来,虽满面倦容,倒也从容不迫,安闲自在;院旁的山涧里,白云从潭底聚散飘合,冉冉升出,无心以出岫;掩映在佛像周围的鲜花,也随风婆娑,一派潇洒。
整首诗无一句不在写景,又无一句不在说禅。一切的景象都是自然的,无心的,但似乎有着某种合目的性。禅宗主张平常心是道,见性成佛,从这独立自足、无欲无求的自然状态中,我们不难看到真如自性的影子,从中领悟到禅宗自性本空的妙义。而禅宗语录里正有“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的说法,恰可以与眼前的景象相印证。
文学史上把王维称作诗佛,说他后期的诗是“入禅之作”,读这些单纯写景的小诗可以“身世两忘,万念俱寂”。在司空图这首小诗里,我们也完全可以体味到这浓郁的禅意,体味到一种安闲冲淡、其乐融融的禅悦之情。禅与诗非常融洽地结为一体,可说是禅诗中一件精美的小品了。美中不足的是,末句的“向”字,虽点明了主旨,但未免有些直露,显得底蕴不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