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①太阳将出未出之时。《邶风·匏有苦叶》三章:“雍雍鸣雁,旭日始旦。”毛《传》:“雍雍,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昕,xīn,太阳快要出来的时候。《说文》:“旭,日旦出貌。一曰明也。”“旦,明也。”②用如动词,直到天明。《唐风·葛生》三章:“予美亡此,谁与独旦。”陈奂《传疏》:“旦,读如‘昧旦’之旦,夫不在,故自伤其独旦也。”王先谦《集疏》:“独旦,独处至旦也。”③明亮,光明。《大雅·板》八章:“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毛《传》:“旦,明;游,行;衍,溢也。”郑《笺》:“及,与也。昊天在上,人仰之皆谓之明,常与女出入往来,游溢相从,视女所行善恶,可不慎乎?”④早晨。《陈风·东门之枌》二章:“穀旦于差,南方之原。”毛《传》:穀,善也。”王先谦《集疏》:“穀旦,犹言良辰也。此诗‘于差’即‘吁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